瀚亞車拼貝萊德 AI選股 領息更要成長
- 白富美

- 9月5日
- 讀畢需時 9 分鐘
已更新:9月5日

投資,要領息,還是追成長?這一直是「魚與熊掌難兼得」的投資習題,但瀚亞投信要挑戰這個「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
瀚亞投信募集發行中的「瀚亞環球智慧數據股息基金」,一看到名稱馬上令人連想到熱賣境外基金也有一檔類似名稱的基金「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除了公司不同,其他基金名稱幾近相同,一個叫環球,一個是全球,大家都有智慧數據,一個叫股息,另一個自稱股票入息,名稱略有不同,但意思是完全一樣。
到底這兩檔基金有何不同,筆者特地為大家開箱比一比。
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息靠8%配息率成為第一大境外股票基金
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根據筆者追蹤這檔基金國人投資規模,在2023年底時規模僅有165億元,但在去年底已超越自家貝萊德世界科技和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目前,台灣投資人持有這檔基金規模攀升到新台幣680億元,成為台灣人持有最多金額的境外股票基金,碾壓聯博-美國成長、貝萊德世界科技和摩根美國科技基金(這三檔基金台灣人規模都在460-480億左右)。
成長和科技型基金表現太好,台灣人動不動就贖回美股和科技金,前述三檔去年就慘遭淨贖回規模從80億到百億元都有,第一大境外股票金就由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掄元,這檔基金以7-8%高配息訴求,去年台灣人淨申購這檔基金高達291億元,今年前七個月淨申購近245億元。
在台灣流行ETF和高股息ETF之際,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兩年內異軍突起,雖然無法與本土投信靠ETF大躍進相提併論,但貝萊德投信積極搶攻後銀行通路,大賣後收級別,尤其是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引起財管銀行的高度關注。目前這檔基金規模百億美元,後收級別規模約326億元,零售級別台灣人持有規模約355億元,台灣人持有基金比重僅占21%,離上限還遠,可預見這檔基金在銀行銷售的後收級別,將會持續熱銷成長。
股市大多頭下,股票基金十年來平均年化報酬10%多,看頭不大
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訴求股票基金也可以高配息,雖然配息率沒有去年台灣高股息ETF動輒兩位數,但7-8%年化配息率,在境外股票基金算是配最多,正是投台灣基金族所好,以這檔基金累積級別台灣人投資金額挺多只有30億,約650億是配息級別,即可窺見這檔基金開始在市場養出自己粉絲。
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為配息族而生,並且號稱以智慧數據或所稱的AI選股,但在AI加持下,這檔基金到底創造怎樣績效呢?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在過去十年美股和台股大多頭下,下圖就是將這檔基金引進台灣近十年來的表現。
幸好台灣基金族過去幾年偏好台股基金,不至於有太多遺憾,這十年來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只有上漲109%,但同期間貝萊德的美國標普ETF(IVV)上漲近278%,同類型的富達全球入息基金也上漲120%,不僅輸給自家ETF,貝萊德這檔號稱運用大數據的基金,竟然被「平實無華」的富達全球入息撂倒。

或許筆者太嚴苛,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十年平均報酬率也是有10%,算是熱賣基金𥚃表現不差,但在這股市大多頭期間,一山還有一山高。台股大盤驚驚漲,同期間0500累計報酬353%,同樣也訴求股息的0056也上漲219%。若投資人不領息追成長,選擇安聯和野村兩家投信的旗艦台股基金,漲幅更是驚人,只要抱得住這兩檔台股基金投資報酬率是五到六倍。
雖然這是事後諸葛,但過去十年選對市場和選對基金類型,財財富增值速度是有天差地別,同時也印證「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的現實。
瀚亞投信用AI選股領追成長+顧股息,挑戰不可能任務
到底是國際知名基金投資策略有問題,還是真的魚與熊掌不可能兼得?
挑戰領息和追成長的不可能任務,翰亞投信出任務-募集中的瀚亞環球智慧數據股息基金,這檔基金也是因應這檔基金保管銀行-玉山銀行的意見回饋,台灣人要領息但也要追成長,就是魚和熊掌都要。
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和瀚亞新基金,都是號稱運用AI和大數據挑股票,貝萊德也是全球基金巨擘,加上也是全球最大ETF發行商,其掌握的大數據和AI運算功能,自然不在話下,但若以這集團實力再對照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表現,令人省思「大未必就是好」。
筆者嘗試從貝萊德官網和相關影音介紹來看,這檔境外基金的雖然追流行採用很多AI和社群數據,透過市場氛圍和各種可掌握到數據來分析全球股票,但與瀚亞投信因應新基金發行特別介紹瀚亞投資自行研發的AI數據投資模型,瀚亞投信提供基金投資策略相對詳實,更是拿出看家本領,讓新基金PK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

首先,基金如何選股,從母體數有多大,就可以一分高下:瀚亞投信是從五萬多檔全球股票裡透過AI選股,反觀貝萊德的選股母體只有三千多檔。
五萬六千檔股票,每天要檢視1,300萬個因子的變化,擁有這麼多數據,最重要是不要「garbage in garbage out(垃圾進垃圾出)」。如何讓數據化為投資資訊,瀚亞投信產品策略投資部協理鄭永欣表示,這就是瀚亞投信投資運用AI大數據,同時也要訓練AI學習和解讀大數據的關鍵。
瀚亞投資(新加坡)量化多因子團隊打造出來的AI數據投資量化模型,最珍貴就是團隊成員和其在產業深厚經驗和專長,這團隊建立量化模型目前也有運用在基金管理上,以團隊裡Chris Hughes和Jie Lu共同管理一檔全球和亞洲低波動股票基金。這個擁有專業和投資資歷豐富的國際團隊,管理資產規模逾5,584億新台幣,研究範圍涵蓋全球九成上市公司,團隊成員具備財務工程、理工、生物化學等多元背景,他們也是瀚亞環球智慧數據股息基金的顧問。
瀚亞投資的AI數據量化團隊

透過AI可以到更多數據,再訓練AI管理和研判投資數據,身經百戰的經理人再與AI「人機協作」,建立量化投資模型,瀚亞投資大中華區總裁暨瀚亞投信董事長王伯莉表示,運用AI選股,透過好投資團隊,發掘優於全球指數股利率兩倍的投資組合,這就是瀚亞環球智慧數據股息基金期望能夠為投資人追求成長、同時顧好股息。
瀚亞投資打造量化模型,每天要對全球數萬檔股票做海量數據做追蹤和研判之外,更重要是投資團隊如何發掘有潛力的股票。瀚亞投信投資長林如惠表示,這就回到投資本身、要重視基本面,尤其是選股的基本功,瀚亞投資運用七大因子—相對同業價值、相對歷史價值、公司品質、低特定風險、動能、短期技術指標與市場情緒,建置專屬選股模型,發掘全球股票的潛在超額報酬,並依據不同時機、地區與產業靈活調整策略,發揮最大綜效。

七大因季透過AI找出潛力股後,訓練AI學習各種因子和相關指標,再來就是要量身打造投資組合,因應不同景氣和市場設立各股權重。因應台灣投資人的需求,瀚亞環球智慧數據股息基金在首先挑選出有成長性的潛力股、有助追求超過額報酬後,再從選出股票裡挑選出股息高的優質公司,而不是先挑高股息的股票。
瀚亞投信投資長林如惠分析,投資是很科學,也很藝術,經理團隊決定因子的權重,根據其強度(在不同投資期間下的最佳報酬)以及其波動性/分散化效益(即最佳風險)來設定的,藉由系統和科學可驗證的流程,找出所有分析股票的預估超額報酬。接著,再加入達成2倍MSCI全球國家世界指數股息率的條件,並排除如流動性不足等選股限制,最終得出風險與報酬下最有效率的投資組合。

瞭解基金的投資決策流程,加上又是量化和AI大數據,聽起來很威,但理解起來又有點空虛,但若比較瀚亞詳實介紹自家的AI智慧數據和建構投資組合的流程,相較資訊有限的貝萊德全球智數據股票入息的簡化版文宣,可以窺見瀚亞投信在引入新投資策略時,不論是因應法令規範,或是產品設計和投資研究的用心。

股票型基金的風險報酬等級,通常是RR4或RR5,但瀚亞和貝萊德這兩檔基金目前都可以將報酬風險控制在RR3,相當於平衡和多重資產基金的水準。
瀚亞環球智慧數據股息基金擬任基金經理人賴盈良表示,該基金透過AI數據模型,從全球九成以上的股票中精選具超額報酬潛力的標的,再搭配高股息股票,除力求達成2倍MSCI全球國家世界指數的股利率目標之外,讓投資人同時掌握長期資本增值與穩定股息收益的機會,以目前投資組合模擬這個投資策略上行補獲率可達107%,下行的補獲率是96%,換句話說就是要能追漲和抗跌。

瀚亞投信產品策略投資部協理鄭永欣表示,瀚亞環球智慧數據股息基金採用模型投資策略,力求達成兩大任務:一、短中長期回測報酬皆優於MSCI全球國家世界指數;二、近十年回測股利率為MSCI全球國家世界指數的2倍。這預定投資組合,回測過去十年表現,其中來自股利率約有4.52%,資本利得則有6.76%
瀚亞投信是透過海量選股挑出可以配息高股息的潛力股票,再從收到股息和資本利得配發收益給基金投資人,基金策略是沒有採用任何衍生投資工具。
追求收益,各家有一套,長期成長才是關鍵
但反觀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從其公開資訊裡可以窺見這檔基金得以配發7-8%息收,以基金股利率只有3-4%,另外4%來自權利金,儘管貝萊德投信宣稱沒有配到本金,但是來自權利金的配息比重占一半以上,也就是承作股票選擇權的-掩護性買權(covered call)。
但承做covered call,下在市場下跌時,投資人不僅賺到權利金,由於股票賣出了,還不用承擔市場波動風險,這是合宜的;但情況若是相反,若股市持續向上、牛氣沖天,貝萊德為月月創造4%權利金收益就必須不停承作covered call,賺利權利金,錯失股市上漲。

若再以瀚亞這個預定投資組合回測,過去十年累計報酬率192%,該基金策略在不同期間的報酬均優於MSCI全球國家世界指數,回測近十年股息率也是該指數的兩倍。
再看看同一段時間,貝萊德全球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漲幅不到88%(2015/5/31到2025/5/31),儘管這基金持股多達250-400檔,相較瀚亞投信預定投資組合是約190檔,持股數量多,惟貝萊德這種廣泛布局持股,因應每月都要有4%權利金收益,月月要殺頭牛,牛還不來及長大就要被宰做covered call,這或許可以解釋貝萊德這檔基金過去十年來相較其他境內外股票基金表現平凡,甚至是躺平的。

綜合以上的分析比較,魚與熊掌要兼得,尤其是在運用AI和量化投資管理,或許有機會實現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隨著美國經濟數據放緩,聯準會9月降息的機率升高,激勵全球股市呈現多頭行情。 瀚亞投信投資長林如惠指出,物價變動趨於穩定,加上關稅影響可控,市場開始期待聯準會釋出寬鬆政策;同時,多數新興國家已啟動降息。
在美元走弱的情況下,資金開始流向其他經濟體,推升各地股市表現。今年以來,全球股市表現亮眼,多項因素均有利於後市發展,瀚亞投信投資長林如惠建議,投資人宜優先布局全球股票,並在投資組合中納入高股息概念股,以達到攻守兼備的效果。
儘管高股息類股相對抗跌,惟市場若有黑天鵝事件,高股息類股也是會隨股市大盤重挫,投資人投資股息訴求的基金,除要注意配息合理和合宜,投資策略上宜採定期定額投資,若是信任投資團隊,反倒是市場重挫拉回時,勇於承接加碼。
以瀚亞投信去年發行瀚亞亞洲科技資本家股票基金,在今年4月一度重挫,惟一路回升目前彈升近58%,顯示瀚亞投資團隊的操作實力也是值得信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