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是勞退自提自選?

已更新:2021年10月2日


基富通證券9月23日公布好好退休準備平台專案,投資人除可以在這個平台找到保險相關資訊外,退休準備的投資上,有境內外40檔的基金可供選擇。許多網友都來問:「這平台就是鼓吹老半天的勞退自提自選的平台嗎?」不是、不是、不是,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大家千萬別張冠李戴了!

 

既然不是,兩者有何差異?由於勞退自提自選平台從未推出,實在無法做細部比較,但根據業界和國際作法,兩者最大差異就是稅負,根據規劃官方自提自選版本是有遞延稅負的誘因,在一定額度內,勞工自提6%做退休準備(惟併入勞動部勞金局的投資操作),是可以在當年度綜合所得稅扣抵,但好享退或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是沒有這種稅負扣抵效應。

稅負遞延或獎勵,美歐退休制度推出成功關鍵。

美國退休金或台灣勞退金都一樣,都是要長期投資,直到退休時才能提領,也因此享有稅負優惠,各國退休金用時間綁住投資人長期投資,直到符合屆齡退休才得提領,換個角度來看,退休金可算是後收級別的始祖。


以台灣為例,勞工每月有繳交勞保年金、企業有提撥退休金,僅有不到一成勞工有自提退休金。前兩者看似是企業提撥,不是從個人薪水支付,但大家找工作和談勞動條件時,都知道這些都包含在自己的薪資福利裡,這部分算是福利-企業支付、但最終受益人是勞工,只是不會進入你每月薪資帳戶,要到老了才能領取。


退休金制度的穩固,國際主張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根支柱,三方都要出資、長期投資,惟台灣勞工僅有一成不到有參與退休金自提。

國人自提比例低,退休金準備自然不足。

勞工自提比率低,有的研究將絕大多數原因歸因於資訊不足,但大家都知道是勞退金委由政府操作,但績效普普,加上勞金局的投資管理負載量有限,投資人想要對自己資金有掌控和選擇權,這也是學界和業界倡議「自提自選」,但此案十多年一直躺在勞動部,遲遲沒有修法出到行政院,更遑論立法三讀通過。


提到勞退金議題,不少人羨慕國外制度好,退休金多多,外國月亮真的比較圓嗎?外國退休年金多,其實並非僅靠政府和企業,外國勞工有自行提撥,但台灣這一塊極待提升。只是台灣勞退金操作,績效普普,三不五時會有老鼠咬布袋的勞退金弊案。制度不好,國人不想自提,不自提退休金缺口愈大,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自提自選推不動,爭取類保單稅負獎勵,稅官又打臉。

退休金自提自選案,長年推不動,台灣無法複製美歐退休金制度,基金業者和投信投顧公會提倡台灣投資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相當於美國IRA和英國的ISA),期盼財政部能夠仿效保險商品,給予投資人一年一定額度抵扣額。金管會帶著公會和業者去跟財政部溝通,馬上就被「影響稅收」一句話重重打臉。


金管會和基金業者有心為平民百姓做好退休理財準備,但國際最常用獎勵投資儲蓄的稅負遞延手段和投資選擇的自由度,卻無法獲得稅官和政策支持,更多稅法造成台灣人投資行為偏差*(請見文末分析)

好好退休準備平台,台灣特有種。

金管會2020年底發布資本市場藍圖,就將推動國人退休準備平台列為藍圖的八大主題之一,好好退休準備平台就是這樣出線,除有基金交易功能外,同時加掛退休相關的保險資訊(交易功能回歸各保險公司網站),目前可以申購基金只有40檔,投資人的好康就是可以用零手續、選擇低經理費的主動基金,就可啟動退休投資準備。


從國際常見的作法,好好退休準備平台,不合於國際常規,比較像是台灣銷售文化、普惠金融和社會公益之間的折衝妥協產物,雖然整個方案是「存好心、做好事」─為台灣人退休準備不足和欠缺租稅獎勵尋找出路,惟仔細推敲和拆解這個平台的運作,一旦成功,這個平台執行單位-基富通,有機會大翻身、加入金光閃閃的F4(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和集保中心四家證券相關周邊單位) 俱樂部,但台灣基金銷售文化有走向更健全?


筆者提出這樣質疑,主要是來自基富通證券當年成立初衷**基富通證券成立四年多年,這家由官方指導、官民營合資、官方色彩濃厚的基金銷售平台,以零手續費的親民措施,期望基金這種普惠金融能夠成為台灣人儲備退休準備和守護財富的重要工具。

好享退方案,基富通苦盡甘來賺錢了。

基富通證券2019年推出退休投資實驗方案「好享退專案」,2021年推出「好好退休準備平台」,以零手續費和低經理費的訴求,期望台灣人可以從這些專案啟動自己的退休理財,這些目標和專案設計,立意良善,在沒有稅制獎勵,要給投資人好康、覺得有亮點、願意採取行動,基富通證券首先要有銀彈打廣告、補貼投資人扣款匯費,等到資產規模養大才有機會從中獲利。


以好享退方案為例,若以2019年第一期參與好享退的投資人有3萬人為例,投資人享有申購零手續費和九檔組合基金經理費率僅0.3-0.5%,基富通必須支付成本是每個指定扣款帳戶的匯款費,公訂行情價是一人10元,若有指定扣款帳戶三萬,意味基富通必須每月支付30萬匯款。


基富通證券可以賺取收益是基金公司經理費分潤,若以四成比例來推算,好享退由於是綁約兩年,若定期定額三萬契約不變,每個契約以最低門檻是三千,第一年基富通承作好享退是處於虧損,惟一年半後就經理費分潤可賺取收入可以打平過去虧損、轉為獲利。


以投信投顧公會公布好享退九檔基金規模數據來看,九檔基金規模已達新台幣122.9億元,單單八月九檔基金經理費分潤,基富通證券推估可獲183萬佣金收入,以基富通公布的好享退兩期有七萬多定期定額契約,一個月指定扣款的匯款補貼支出是超過70萬,這個專案收支相抵後仍有百萬收入。

上架費在商場稀鬆平常,在基金界是大忌諱。

好享退實驗成功,好好退休準備專案可望跟進嗎?好好退休新平台有40檔基金,目前經理費率是在0.5-1%之間,比好享退P級別高。40檔基金經理費,普遍比好享退時高,較高經理費,基金銷售通路可以獲得退佣也水漲船高,加上每一檔基金都有50萬上架費,基富通從40檔基金可望獲得兩千萬上架費收入挹注。


若再加上九家壽險公司的共襄盛舉,熱烈響應金管會資本市場藍圖第六大主題,從保險和基金業者獲得贊助行銷費,至少三千萬跑不掉,難怪好好退休準備平台9月23日以來,各大電視台和網路拼命打廣告。


上架費,常見於通路銷售,通路總會跟產品供應商收取這個費用,在商業活動稀鬆平常,但在高度監管的金融業,這可是大忌諱,一來沒有這個名目,二來若視為行銷贊助費,有很多眉角要遵守。何以如此說,故事要從2017年摩根人事地震引爆的基金通路銷售弊端(相關文章連結)講起,當年這個事件,金管會雷厲風行,以「利益衝突」「公平待客」兩大原則,要求基金業者和銷售通路不能夠用專案獎金方式給行銷通路促銷基金。


業界號稱這是「摩根條款」,金管會要求基金公司不能再給銷售通路專案獎勵金,基金銷售必須回歸佣金制(銷售通路因為無法拿到專案獎金就要求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費退佣比率要拉高,基金業者獲利因此受累)。若有行銷活動案,例如基金教育訓練,結案時必須有考試確認的有訓練之實,再者必須檢具所有活動開銷單據,俾利金檢所需。若有年度百萬以上贊助行銷案,都要公開揭露。

基富通條款戰勝摩根條款。

摩根條款在2020年元月開始全面實施,基金業者全面砍掉行銷贊助案;當基富通證券今年陸續在投信暨投顧公會與基金業者溝通時,以50萬上架費為名,籲請基金業者共襄盛舉時,基金業者全傻眼:「有上架費這名目可出帳嗎?」若解釋為行銷贊助費,摩根條款下,基富通也是銷售通路,這個費用項目對嚴謹基金公司很難過關,當全案要上線了,基富通對外說法是「開據名目可由基金公司自行設定,要用行銷或公益贊助,只要自己公司核得過」。


基金業者還在傷腦筋想各種可報銷科目時,已有大內高手,透過修訂自律公約為全市場解套了。金管會9月17日還發文同意備查投信投顧公會提出【會員及其銷售機構通路報酬支付暨銷售行為準則第八條修正】,而這條文修正最有學問就在「除主管機關另有規定外,總代理人與銷售機構不得將辦理基金銷售業務所收取之通路報酬,以任何利益、補貼或回饋等方式,勸誘他人購買基金。」


這修正條文白話解釋,就是主管機構有規定者,就可以用利益、補貼或回饋方式來勸誘他人購買基金,業界對這條文的解讀:「這就是基富通條款嘛!」投信投顧公會在9月22日在公會網站公告這項條文修正案的內容,時間恰好在好好退休準備平台23日啟動上線之前。


協助普羅大眾做退休投資準備,這是做好事,為達到做好事,這條文修正,讓做好事「出師有名」,大家出錢有依據。若是順這邏輯,自律公約只是業者彼此約束,若是主管機構同意,為了做好事,大家就出錢贊助吧,不必在摩根條款上糾結而壞了好事。

好好平台獨賣R級別,自家平台不能賣,長他人滅自己?

好好退休準備平台另一個值得爭議是優惠經理費級別,只能限定通路銷售。金管會「資本市場發展藍圖」裡另一重要主題-協助投信投顧業者業務科技化發展丶善用金融科技數位轉型,另外也要鼓勵投信境內基金參與集保集中清算平台,方便投資人申購。


不少投信業積極發展電子交易平台,惟好好退休準備平台,要求投信業者上架必須要申請優惠經理費率級別,這個級別僅能在基富通執行好好退休平台上銷售,不能在投信自家電子平台銷售。


基富通原本邀請203檔基金上架,惟這些基金公司在多方研究後,160檔基金此次都無法共襄盛舉,除前述上架費令基金業者無所適從外,有的投信抱業者怨,50萬上架費不是出不起,但友善投資人(低經理費)級別只能在特定平台銷售,自家平台不能銷售,當大家配合金管會資本市場發展藍圖,積極數位轉型、發展電子交易,低經理費率級別只能在基富通賣、無法在自家平台賣,一來公平待客原則有問題,二來長他人「業務」、滅自己「生機」,情何以堪?

經理費要有差別、要夠優惠,但境內外基金不同標準。

也有業者抱怨,境內外基金發行低經理費級別基金,但基富通對投信業者的要求嚴苛,但對境外基金卻是相對寬鬆,例如鋒裕匯理基金美元綜合債券A2-7美元,經理費率是1%,但A2級別是1.05%,調降幅度有限。


有的境外基金在好好退休平台上經理費,與市售一樣,例如摩根基金-複合收益債券基金-JPM複合收益債券(美元)-A 股(累計)是0.7%、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精選收益基金美元Z級別是0.75%。但富坦-精選收益基金Z級別,不像A級別,沒有再收取基金維護費0.5%,富蘭克林作法是有達到平台的要求;但摩根複合收益債基金就僅這個經理費,並沒有其他差異化級別嘉惠投資人,僅有費用率真的低於1%。

用基金儲備退休金,0手續費+優惠經理級別+綁約至少2年

用基金好好投資、存退休金,好好退休並非難事。國際研究指出,0手續費加低經理費,搭配稅負誘因就可以鼓勵投資人長期投資。台灣雖然沒有遞延稅負好處,從基富通執行好享退方案,但0手續加上優惠經理費率,兩年九檔基金P級別規模就123億元,兩年下來,執行單位基富通轉虧為盈。


儘管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推出,但好享退專案投資人,在同享新方案VIP好康(再持續扣款達24次),未來在基富通平台申購享有終身0手續費,加上P級別費用低,可預見七萬多個好享退定期定額帳戶,繼續綁約兩年的機會很大,基富通在這個方案上立於穩賺不賠,成為獲利重要來源。

退休理財實驗第一回成功,再來呢?

退休理財實驗,從「好享退方案」來看,綁約+低經理費率+合資共同行銷,實驗成果還算行。所謂「還行」,是從執行單位收益來看,實驗算是成功,但市場有漲有跌,這七萬筆定期定額投資能否持續,考驗著所有參與者,值得繼續觀察下去。


退休理財實驗第一回成功,再來是要走出實驗室、讓實驗品擴大分享給更多人?還是繼續做第二批實驗?再者,實驗的目的為何?實驗的執行者初心又是什麼?這些提問,沒有標準答案,但卻是值得整體產業參與者深思的一大課題。


從最新進度來看,基富通選擇做第二個實驗,也就是9月23日上線的好好退休準備平台。第一個實驗好享退,由於參與者僅限三家,讓有心參與者「不得其門而入」,回應市場要求,好好退休準備平台,參與產品供應商增加了,但第二個實驗會不會成功,目前仍待市場回應,尚難推論,但從【會員及其銷售機構通路報酬支付暨銷售行為準則第八條修正】來看,執行單位的財務安全度是已獲確保。

州官放火,百姓不許點燈,這樣好嗎?

這項行為準則修正,不論是讓好好退休準備平台的參與者出錢有依據,若從條文的內容來看,執行單位還可以將這些募得資金做補貼和勸誘投資人,摩根條款到這修正案,凸顯基金銷售體系卻存在著「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產業的公平正義何在?


儘管這世界原本就沒有什麼真的公平正義,但當大家現在都將ESG掛在嘴邊,金融產業又是高度監管,規則、法條多如牛毛,監理機構動不動就記點、罰鍰,如今政府外圍機構轉投資的業單位卻可以公開收取通路贊助行銷費用?

綁約四年,紀律投資就定型?綁到稅官發佛心?

回到第二個提問─實驗的目的,前面已多次闡述理財退休實驗或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是期望喚醒大眾要自覺退休理財重要,進而採取紀律性投資行動,好享退的第一回實驗,從數據來看,台灣人是願意和採行紀律性投資,目前執行單位是用2年期綁約,替代國際常用的稅負獎勵。綁約產生的安定性,對基金公司、銷售機構和投資人都是有利的,但期約一滿,基富通用什麼理由「留客」?


基富通從善如流對好享退投資人也要VIP優惠

好好退休準備平台上線,好享退專案同時並行,原本客戶繼續再綁約兩年也可享好好退休準備平台將給予的VIP優惠。


在這裡筆者要讚美一下基富通執事者,筆者在3月25日為文提出質疑,他們在全盤考量後決定給舊雨獎勵,儘管此優惠筆者在5月已獲悉,惟仍等待官方正式公告為準,如今馬路消息確定是玩真的,筆者決定再挺好享退、繼續扣款定期定額兩年,回應政策美意。


將心比心,與筆者抱持相同看法應不少,到底P級別比R級別還優惠,好享退方案參與者應該有蠻大比例會持續參加,再綁約兩年。其實,筆者慶幸有機會可以持續定期定額買到好享退高CP值的基金,心中忐忑想:「基富通將手上王牌(全平台申購零手續費)都亮出,兩年後有任何再綁客戶的理由嗎?」


難道兩年後,大有為政府看到退休金潛藏虧損嚴重,終於佛心大放送、願意提供稅負抵扣、獎勵退休準備族嗎?還是大家被綁約四年後,這筆投資就成為紀律和習慣?

基富通商業獲利極大化,銷售通路新怪獸?

回到提問三:基富通創立初心,從商業模式來看,基富通執行好享退和好好退休準備平台,都是以「金管會」指導,集保結算主辦和公會和金融周邊單位協辦為名,台灣金融圈混稀泥文化,監理單位、大咖都出來了,小小投信和投顧能不揣摩上意、共襄盛舉嗎?不參與者,會被點名做記號嗎?


台灣金融周邊單位F4-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和集保結算,對台灣金融基礎建設有其一定貢獻,惟承做政府授權獨門生意,四家公司經營獲利豐厚,累積保留盈餘百億之多,早就成了立委的眼中釘,更視這些單位是金管會規避立法監督的小金庫。


基富通證券成立初心(見文末),是要為境內基金找活路,惟基富通證券成立以來,境外基金打頭陣,一來跟著市場熱賣基金走,才能儘快建立管理資產規模,加上境外基金回佣比較好,近兩年來因為台股強強滾,境內基金才有機會躍上台面,但境內基金大概除了好享退九檔基金有123億規模外,境內基金應該還是賣輸給境外基金。


扶植境內基金,基富通在這一項目上,四年來成效有限,2020年基富通終於逆轉正,虧損三年後終於出現獲利。今年上半年獲利更是大爆發,獲利來源當然是來自經理費退佣,基富通去年跟著銀行通路,要求基金公司提高經理費的分潤(退佣比率),當管理資產規模成長,自然經理費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


從上半年財務數據來看,基富通賺錢了,但尚未彌平過去虧損,因此有業者對於基富通不斷找錢路,寬容待之。


但也有小股東不以為然抱怨說:「在重視ESG的當今,基富通公司治理只重視大股東的意見,並不理會小股東看法。當初投信投顧踴躍認股,我們也是期待打造更健康銷售通路,但事與願違,小股東意見不僅不也受重見,三不五時還要被要求出資做行銷活動,不出錢基富通網頁根本看不到任何相關訊息。」


也有基金界高層感嘆,基富通在證明可以損益兩平和獲利後,經營策略上應該以產業健全和投資人最大利益為主,不是一味追求商業和獲利極大化,目前作法早已偏離初衷。


業界目前對基富通既愛又怕受傷害,一旦養大了,其他通路萎縮、活不下去,絕非投資大眾之福。通路一家獨大,銷售條件恁憑通路漫天要價,基金產銷秩序將再度面臨考驗。基富通未來將是一個健全基金業和友善投資人的「公賣局」,還是成為通路新怪獸,逼退競爭對手、自己獨大,不公平競爭下,再用「好好變老」的公益搽脂抹粉。

利他vs公益,最大公益就是基金費用率合理化。

「好好變老」這個好好退休準備平台在電視上狂打公益廣告,從形象廣告和網站資訊只看到很多明星出來做廣告要大家一起好好變老。到底要如何好好變老,從網站資訊看起來就是用錢去捐助扶老相關社福團體,公益就是出錢捐助?還是一日志工?還是借公益之名,行代言「好好退休」之實,這種明星代言也是基金界一大忌諱,基富通又帶頭創新,再見「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案例。


做公益,大家都是沒有話說,惟筆者曾多次與資深財政記者請益,為何一個獎勵退休儲蓄的稅負,稅官為何不點頭,這位資深記者與財政部上下都熟,最瞭解稅官思維,他坦誠直率反問筆者:「稅務人員關心給了優惠,你覺得金融業者提出這稅負減免,有什麼利他效益?」行政部門釐訂和執行政策,除要避免官商勾結,更重要的是政策可以讓絕大多數人享用到,不是只有偏坦特定團隊和產業。


金管會帶著產業界代表跟財政部洽商TISA稅負時,基金業界或許想到是自己經營困境,國外稅法支持成就美歐資產管理業規模,外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稅官吝於給稅負誘因,金管會和金融業者真的要捫心自問:「台灣基金費用率沒有貓膩嗎?」基金產業要健全發展,有什麼監管和相關業者可以先行改善,尤其要求稅官之前,最好自己先想想大家真的都有做到利他?


台灣退休金研究有一卡車之多,基金業者踴躍捐輸、推動退休理財教育,十年下來絕對是好幾個億,但退休投資儲蓄承如學者研究兩大前提「零手續+低經理費」,基金申購零手續費已是回不去了,低經理費呢?如何讓經理費透明化、合理化,才是當前最重要工作


經理費只有原始級別,一個法人級別嗎?法人用申購金額大,取得優惠經理費率,如今若投資人願意承若用時間來投資呢?好享退方案推出P級別,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有R級別,真的要退休投資儲備做好,魔鬼細節就在基金費用率的合理化(打個自家廣告基優網近期將公布2020年台灣人基金費用率調查,好文敬請期待)。


金管會指導、集保結算主辦和基富通執行的退休專案,對市場的確有正面效應,但更多台灣基金銷售文化的扭曲和弊病,證券暨期貨發展基金會委託政大教授周冠男執行「從英國RDR制度探討我國基金銷售制度」就有提出台灣應以美歐標準更公開揭露基金費用率,調整利益衝突和落實公平待客

基金費用率透明和揭露,抑制基金銷售不當和業界霸凌。

因應國人自主投資儲備退休不足,好享退、好好退休兩個專案推出的限量和限時的P級別和R級別,就是有利投資人自主投資的退休級別,金管會是否應該從監督和管理面,直接要求各家基金公司推出台版綁約式的退休級別,凡合適退休用的基金都可以發行相關級別,可以在自家和所有通路銷售,讓更多業者參與,才能做大市場大餅


至於特定通路的獨家銷售,或許有其特定使命,例如避免銀行通路反撲,這裡筆者就要來白頭宮女話當年,分享一下台灣基金銷售暗黑史。2005年富達投信推零手續費基金、2017年安本配合基富通和英國政府要求推出RDR(免通路分銷費)級別基金,富達從2005年之後,富達基金在銀行通路遭軟性抵制;全台第一大財富管理銀行因RDR級別,找該公司負責人痛斥訓話,並且停售其基金,這種財富管理界的霸凌文化,基金業界從此視友善投資人的作法為畏途,近年來銀行通路只賣後收級別和高費用率基金,財管銀行依舊為獲利、以投資人為刀上俎肉


RDR踼到財富管理銀行大鐵板後,基金業者不敢再造次。但在財管銀行的黑暗時代,還是有人在點燈,2018年野村投信有在自家平台、以機器人理財為由(基金農場)推出S級別(經理費率比原始級別優宜50個基本以上,視基金類型和投資海內外而異)低調運作,2019年好享退方案高調出台,台灣才有便宜經理費級別(基富通的P和R級別,但還不是美歐的免佣或RDR級別,差異是通路還是可以分潤,但卻是由基金公司必須從經理費分給通路)。


好享退方案的幕後策畫大功臣就是基富通前任總經理林政村,儘管好享退方案成形之前,產業界也有很多批評指教,但能夠在基金銷售惡質文化裡勇於推出P級別,有太多細節和眉角,也只有金管會外圍單位和勇於任事者敢衝撞體制,筆者深深覺得這位幕後操刀人,比太多舞台剪彩的長官更值得給予讚美和掌聲,惟他在建置和推出好享退方案後,急流湧退卸下總經理一職。


野村S+好享退P級別,誰說台灣人只炒基金、不紀律投資。

基富通頂著金管會的「金罩衫」,用P級別走出一條獨特的路,基富通在這方面的確發揮關鍵的正面影響力,在各種職業年金破產進入倒時計時,單靠一家要獨撐全台退休金儲備,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一家獨賣要有落日條款,需要更多機構共同參與,喚醒大家即知即行、提早理財的重要和急迫性


單一投信做得到嗎?野村投信就是最佳範例,野村投信在推廣S級別基金超低調,只敢透過社群媒體和自家平台悄悄地推廣,這種惦惦吃三碗公飯的超低調,要與所有通路為友,行事作風就是切忌「不要樹大招風」,野村投信8月底S級別管理資產規模近122億元,又以野村環球基金S級別占比最高,達所有S級別的61%;截至8月底,野村環球基金S級別資產規模是133億元,S級別基金規模81.5億元。


野村投信以機器人理財推出S級別,好享退P級別,這些成果證明台灣人是願意自主投資,也能紀律投資,重點是市場要有合理和優質基金商品可供投資人選擇。21世紀網路世界,資訊落差愈來愈小,基金費用率這種事是很透明和公開,加上還有很多達人會揭露和比較。台灣的境內外基金真的要成為台灣人紀律投資、儲備退休用的理財工具,0申購手續費+低經理費和適度綁約時間,未嘗不是可行之路


有朝一日,台灣基金費用率,可否資訊公開揭露縝實如歐美,銷售通路報酬從經理費裡剝離出來,台灣也可以有自己RDR和(no load)免佣級別基金,當投資人有更多CP值高的投資選項時,台灣基金產業才能發揮聚寶盆效益。


基金的費用率透明化、合理化,貓膩全面掃除。費用率明確和銷售機構依其提供顧問收取合理費用,台灣財富管理市場才能健全發展,投資人才可以從良善健全制度裡做好自己理財規劃,這才是真正的利他和公益吧!


台灣何時走到這一步,筆者與基金界朋友走過21世紀台灣財富管理界蓬勃成長的第一個20年,筆者對於退休金投資儲備的需求,隨著年紀徒增愈來愈少,但台灣基金銷售文化和制度迫切需要改革與日俱增,這關係著大家的下一代,讓年輕一代有更多紀律投資,不是成為股市主力的刀下韮菜。


若大家對此長文認同,敬請撥冗協助填寫這份問卷表格,讓我們蒐集到更多投資人的心聲和意見,做為與有關單位溝通和爭取權益的參考。


問卷連結請按下圖




註:此文純屬筆者個人長期對基金市場觀察分享,並未有特定機構的置入或主導,此文儘管有對特定機構的批評和指教,惟目的期許台灣基金市場健全發展,讓更多投資人得以受益。


 

*美歐儲備退休金,偏好用共同基金,一大關鍵就在美歐有資本利得稅,股市進出頻繁不利長期財富累積,加上基金做退休投資有稅負誘因,帶動美歐共同基金產業繁榮。台灣沒有資本利得稅,股票賣出只需繳交千分之3證券交易稅,稅率低,台股投資人偏好短線進出股市,從稅官角度來看,投資人在市場裡搏命賺錢,政府就等著抽稅,增加國庫收入,投資就是衝衝衝、市場滾量,儘管沒有可課徵證券所得稅,證券交易稅也是收入頗豐。


**基富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係由投信投顧業者和公會提案發想,期許台灣基金銷售體制能夠更趨健全,讓投資人透過共同基金這種國際認定屬於普惠金融的工具,讓更多台灣人能夠善用投資、儲備未來退休金。


基富通在獲得金管會支持,並由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及櫃檯買賣中心為創始股東,並結合34家國內外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基富通於2015年11月9日召開公司籌備會及第一次發起人會議,由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及櫃檯買賣中心先行出資新臺幣2.1億元籌設公司,2016年1月27日取得證期局許可證照,2016年5月31日完成第一次增資,增資後實收資本額至3.5億,第一次增資主要目的係透過股東多元化以結合資產管理業者的專業實力,共34家投信投顧業者入股。


2017年8月15日完成第二次增資,本次增資主要目的為健全公司財務結構與充實未來營運所需資金,因應金融科技業務發展規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至6億元,投信投顧業者占比38.36%。


在四年多的努力經營下,基富通終於在2020年營運終於「逆轉正」,去年終於有4,586萬元獲利,2020年每股盈餘0.76元。根據最新公布的上半年財報,上半年基富通獲利6,123萬元,每股盈餘1.06元,相較去年同期盈餘是0.16元,成長5.6倍,獲利暴增除基期因素外,關鍵在經理費收入的翻增一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