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創造主動ETF收益有一套 台灣行嗎?
- 白富美
- 11分钟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2025年是台灣發行主動式ETF的元年,主動式ETF除不追蹤指數,有專業投研團隊,還有什麼十八般武藝呢?
根據ETF全球排名,若以管理資產規模和投資風格來看,摩根資產管理算是全球主動式ETF的領導者,在被動式ETF風靡全球,摩根資產管理-JPMorgan股票溢價收益主動型ETF(JEPI)以資產規模逾41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52大ETF,但在主動式ETF則是高居第一名。
摩根資產管理主動式ETF貪領導業者
至於全球排名百大ETF基金裡,摩根資產管理集團共有三檔,除前述JEPI之外,還有JPMorgan超短收益主動型ETF(JPST,約319億美元)和JPMorgan納斯達克股票溢價收益主動型ETF(JEPQ,約280億美元)。相較經常博取媒體版面的方舟ARK基金,旗艦基金(ARKK)約68億美元,摩根主動式ETF更具規模。
從ETF的管理資產規模(截至6月底) 來看,摩根資產管理目前是全球第二大主動式ETF的發行商,但過去一年多來則是全球資金淨流入最大的主動式ETF發行商。
在推出台灣第一檔ETF之前,摩根投信7月推出摩根資產管理《ETF環球市場縱覽》網路版,有興趣者可以點連結前往瞭解全球ETF發行趨勢,根投信通路業務部門主管張敬杰表示,摩根投信期望透過資訊交流,讓台灣投資人對ETF和主動式ETF有更多認識,以利推廣ETF的投資人教育。
方便投資人獲取主動式ETF的資訊,《ETF環球市場縱覽》未來將季度更新,無論投資人是偏好線上閱覽、單頁投影片寄出、連結分享或完整下載,摩根投信官方網站都有對應的功能,可以滿足網友和投資人的各種需求。
摩根投信通路業務部門主管張敬杰指出,台灣人偏好收益,並非獨特,在美國亦然,尤其摩根兩檔主動股票ETF備受投資人歡迎,一大關鍵就在兩檔基金解決投資人對收益的偏好,尤其兩檔基金都可以運用股票選擇權-掩護性買權(cover call),為基金創造收益,滿足投資人對收益的需求。
台灣主動式ETF跟得上美國多樣化嗎?
根據網路公開資訊顯示,摩根JEPI和JEPQ的基金殖利率各有超過8和11%殖利率,基金月配息,收益近期都有高個位數或兩位數。兩檔基金分別成立於2020年和2022年,其實主動式基金採用衍生商品投資策略,早有歷史,以台灣人的國民基金-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為例,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從2015年以來在台橫掃千軍,關鍵就是其美元配息可高達9%,除有股息、高收債和可轉的收益之外,還可以做掩護性買權、創造收益。
摩根投信目前申報要募集的主動式基金-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從名稱來看頗有JEPQ的味道,但是否採取相同策略,有助提高收益,滿足台灣投資人的需求,據瞭解,目前關鍵卡在掩護性買權(cover call)所獲得的權益金如何界定,屬於資本利得或息收,在台灣基金配息的平準金制度裡如何認列,以及監理機構對於掩護性買權(cover call)比重是否有限制。
摩根投信過去一直是台灣基金市場的商品新創一個領先指標,儘管主動式ETF上面,摩根投信未拔得頭籌,據瞭解,摩根投信除有內部程序要走,新基金在滿足投資人需求之外,也要符合各地法規要求,算是好事多磨,台灣是否有機會跟上美國主動式基金投資的多樣性,值得持續觀察。
主動式ETF,目前各家投信除靠自己優異投研團隊推出主動式台股ETF,也有投信透過量化, 或與外商合作,推出各種不同主題式ETF,至於近年來在美國流行具防禦屬性的Buffer ETF(緩衝型ETF)與運用選擇權創造收益的Derivative Income ETF(衍生性收益型ETF)是否能夠引進台灣,讓我們繼續期待和看下去。
全球主動式ETF今年以來占全體ETF資金流量近三成 受投資人青睞
摩根資產管理表示,雖然目前全球主動式ETF的規模只佔整體ETF市場的8%,但從資金流向來看,主動式ETF自2025年以來卻吸納了全體ETF市場金額的28%,相較於2019年的7%已大幅成長4倍;反觀傳統市值型(被動式)的ETF,其資金流向卻已從2019年的75%縮水到2025年的66%,可見儘管市值型(被動式)ETF仍是ETF市場的主流,但主動式ETF崛起的速度絕對不容小覷。
此外,根據摩根資產管理與標普道瓊指數共同贊助的《2025全球ETF調查》顯示,未來六個月內有69%的投資人考慮把主動式ETF納入投資組合,但在他們當中,也有約莫70%的投資人認為主動式ETF最大的優勢就在創造超額回報;可見投資人對主動式ETF最大的期待,並不在於這個工具本身,而是在於「主動式管理」所帶來的超額報酬機會上。
這一點同樣也已反映在資金流向上。根據統計,2025年以來,股票型的主動式ETF以吸引了整體主動式ETF資金淨流入的59%,其次是固定收益型的主動式ETF(占比33%)。
亞太區主動式ETF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達53% 成長速度超越美國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台灣整體ETF的受益人數達1,535萬人,其中單是台股ETF的受益人數就已高達1,153萬人。摩根資產管理表示,儘管ETF投資人在台灣的滲透率已相當高,但在主動式ETF的世界,台灣可以說是今年才剛起步,而在亞太地區,主動式ETF的規模在過去10年已創下年複合增長率53%的表現。
摩根資產管理從2014年發展ETF以來,2017年進軍歐洲,2020年則在中國,2022年在澳洲,2024年在加拿大分別推出ETF投資平台,今年則是在台灣,相較中國是以被動ETF為主,摩根投信在台灣主打主動式ETF。

摩根資產管理持續耕耘主動式ETF市場,已累積豐富的經驗並且備受肯定,舉例來說,摩根資產管理(亞洲區)已經連續兩年獲頒AsianInvestor《亞洲投資人》資產管理獎所頒發的「最佳ETF資產管理公司(亞洲區)」大獎。
今年以來,野村、統一、群益、中信和安聯等外資和本土投信續推出台股和海外主動式ETF,聯博投信發行主動債券ETF,摩根和貝萊德等外資投信陸續申請發行主動式ETF,台灣將邁入ETF百花齊放的年代,台灣投資人未來將有更多選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