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型基金 台灣發展亞產中心新賣點
- 白富美

- 7月25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台灣近年來資產規模大成長,主要是拜ETF蓬勃發展,金管會雄心勃勃擘畫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希望引資(含外資和國人資金回流)到政策獎勵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金管會允許基金業者得以在專區銷售更多元化和另類投資商品,率先搶得頭香的兩家投顧-富蘭克林投顧和富盛投顧,將分別以私募股權基金和私募基金為業務核心。
私募和公模型基金,比一比
什麼是私募型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和私募基金有什麼差別?這跟大家平常投資的共同基金和ETF有何不同?今天就用圖解來說明。

台灣申購基金CP值超高:大家熟悉的ETF或共同基金,幾乎都是公開募集發行有價證券(相同於股票),都是可以投資的金融商品,由於是公開募發行和募集,所以可以針對大眾銷售,尤其在台灣,基金族投資是很友善的,儘管一般共同基金的公開說明書都說基金手續費3-5%,但近年來基金平台崛起,加上基金公司和銀行鼓勵定期定額投資,手續費幾乎已到了全免,基金平台也沒有基金信託保管費,買賣基金的額外成本幾乎降為零,這是台灣與鄰近國家最大不同。
至於近年來台灣人偏好的ETF,由於是券商買賣,買、賣券商手續費各為0.1425%,至於證券交易稅目前降為千分之一,債券ETF是零,投資人若是在ETF成立前申購,大多都享有零手續費。一般零售投資人在台灣買賣共同基金和ETF,投資成本是可以壓低。
公募基金投資門檻低:台灣可以銷售境內外基金有兩千多檔,這些基金是一般投資大眾為主,因此政府相對監管和限制也比較多,這些基金投資門檻相對低,基金單筆申購起跳從3,000-10,000為主,定期定額一般也是新台幣三千起跳,金管會最近新推動的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凡基金有TISAT級別者,最底投資門檻是一千元。
公募基金監管嚴謹:公募基金從設計、成立到發行後的服務,由於投資者眾,自然受到金融監管就多,更要符合法令要求,這主要是從投資人角度和安全思考,但對投資專業人士和擁有豐富投資經驗的投資人,就會是一種限制,投資標的和策略受限,不免會影響基金多樣性和報酬率。
國際基金產業發展日趨複雜,主要是因應不同投資人的需求,投資專家們也會不斷挑戰市場,由於高手如雲,各憑本事發掘投資機會。在這裡特引用施羅德澳洲網站一張圖就可以清楚說明,投資高手們到底如何不斷挑戰投資的極限。

這張圖說明是不是很清楚,一般共同基金和ETF投資標的多半是上市公司,而全球上市公司占可投資企業只有2%,市場還有98%投資機會值得發掘。
公募型基金主要投資已市場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等有價證券,若這只代表可投資範圍的2%,在市場不斷發行ETF或共同基金,自然推升這些已掛牌上市有價證券的價格,如何再去發掘更有價值的投資標的,就是私募型基金高手的專長。
私募型基金,一般依投資策略、方法或標的可以粗分為私募基金(private offering/placement funds)、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 funds)和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s),以下謹就發行對象、投資標的/策略和法令監管要求等方面,簡單比較公募型和私募型基金的差異。

台灣私募市場才剛起步
在台灣,公募型基金規模逾新台幣14兆,私募型基金,目前投信投顧公會網站上公布的投信私募基金規模約282億元,規模相對小,主要受限於私募基金投資人有35人的限制,過往人數可以99人為限,國際作法多半也是在百人規模。35人限制,造成投資人必須出資規模也拉高。
投信私募基金發展成長有限,金管會在積極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私募基金投資人數有機會放寬。
由於目前投信暨投顧公會,私募型式基金的統計數字有限,過去三年來台灣ETF規模飛躍成長,不攻ETF商品的基金公司就必須另闢戰場,有些業者積極開發私募基金市場,尤其是配合銀行財富2.0開辦,銀行和壽險為主的金控都會與基金業洽商成立私募基金或引進國外最夯的私募基金,讓VIP客戶有更多的投資選擇。
至於私募股權基金,由於投資門檻更高,以富蘭克林坦伯頓集團旗下Lexington Partners為例,這家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二級私募股權管理人,參與投資人財富資產至少要有500萬美元(川普金卡概念),投資金額是100萬美元起跳,決定投資才走開戶程序。
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金額大,投資天期也較長,以法人、退休金和主權基金為主,若有興趣網友可前往【博楓優化經營提高私募股權投資投報率】一文瞭解私募股權基金業者的投資運作。
富蘭克林引進市場很夯二級交易私募股權基金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開幕成立,金融業者最傷腦筋的就是資金來台灣,又不能買賣房地產,買台股也不是重點,投資工具上到底如何跟境外做區隔。金管會針對專區的商品提供商,尤其是投信和投顧,可以申請「進駐專區試辦多通路銷售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之境外基金業務」,凡取得許可者,可以在提供專區因應客戶的需求銷售未在境內核備的境外基金商品。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資深副總經理羅尤美強調,在利率低迷與市場高波動背景下,傳統股債配置無法全面滿足高資產客戶對報酬與風險管理需求,根據Preqin Pro去年元月一項統計,已有66%的家族辦公室投資於另類資產,顯示高資產客戶已逐漸依自身需求配置另類資產比重。
各類另類資產裡,二級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 Secondaries)近年相對受到矚目,主因在於此金融商品讓投資人能以折價方式接手既有基金份額,直接參與已產生現金流或接近退出的成熟標的,不僅可望降低投資風險,也提供相對可預測的回報來源機會。
富蘭克林投顧取得金管會「進駐專區試辦多通路銷售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之境外基金業務」的核准,目前優先引入和介紹就是富蘭克林坦伯頓集團旗下Lexington Partners。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自2019年以來已併購超過十家頂尖另類資產管理機構,2022年更再併購全球領先的二級私募股權管理人Lexington Partners,這家公司專業領域涵蓋私募股權、不動產、對沖基金、基礎建設等資產類別,管理資金規模約2,500億美元,全球領先的另類管理資產公司之一。
富盛投顧致力提供多家知名國際品牌的私募境外基金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正式上路,富盛投顧是另外一家獲准進駐專區展開試辦業務的境外私募基金的投顧。富盛證券投顧副董事長馬瑜明表示,富盛將成為國內第一家整合跨品牌大型境外私募基金的投顧業者,聚焦私募股權、私募債權及私募基礎建設三大領域,為客戶量身打造全方位理財方案。
馬瑜明強調,富盛投顧最大特色在於,完全獨立不受限於任何單一境外基金品牌的優勢,使得我們的境外私募基金理財產品,能不被單一品牌境外私募理財商品所侷限,致力成為「國內首家大型境外私募基金理財平台」。
馬瑜明指出,此次獲准「多通路銷售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之境外基金」,將與專區內銀行或證券商簽訂契約,由合作通路向高資產客戶推廣相關私募基金商品,並依據內控與法規,做好兼顧業務推展與風險控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