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楓優化經營提高私募股權投資投報率
- 白富美

- 7月22日
- 讀畢需時 10 分鐘
已更新:7月24日

今天筆者與大家分享投資故事,尤其是來自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s)的豐碩投資成果。
投資市場裡,有零售型基金(如共同基金和ETF),有針對有錢人成立的私募基金,大型法人如退休機構和國家,則有退休養老金和國家主權基金,精品世界裡有LV和愛馬仕,投資界亦然,投資界精品概念型就非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投基金莫屬。
創投型基金比較屬於新創型科技和服務,是在企業草創初期,宛如企業成立在實驗和培養成長階段,就投入種子資金,有點像養小孩概念吧,若從投資風格來看算是成長型投資,若企業成功(像小孩成才出息),投資者獲利可以翻倍,百倍或千倍之多。
相較創投基金,投資標的是創新和未知,私募股權基金剛好相反,私募股權投資標的偏好是災難型企業,通常企業有其獨特性,例如科技(服務)是產業龍頭,或擁有全球(國家/區域)領導地位,惟經營出現重大變化,通常是破產清算,私募股權基金業者逢低介入,除提供資金協助企業度過艱困期,更重要是透過專業管理和企業再造,讓「跌倒的巨人」可以「浴火重生」。
筆者最近有機會獲邀參加一場私募股權基金的媒體分享會,特此就股權基金投資趨勢和策略,以及我們一般投資人如何從這些股權基金專業投資操作汲取經驗,做為個人投資參考,與大家分享筆者的觀察。
@本文內容摘要@
低利融資環境不再,私募股權經營致勝之道在企業重整營運改善
私募股權基金在21世紀的頭20年在全球大鳴大放,資產規模大幅成長,一大關鍵就是在拜低利率之賜,惟2022年以來,美國帶頭升息,帶動全球央行利率走高,博楓資產管理集團私募股權部門董事總經理顧思偉(Shiv Gupta)表示,低利年代已經回不去了,私募股權基金靠低利率舉債收購資產和財務操作,提高投資報酬率,過去十年是相當普遍,但未來私募股權要有良好報酬關鍵是在企業重整和營運改善。
博楓資產管理集團私募股權部門董事總經理顧思偉(Shiv Gupta)分析,營運專業知識,是目前和未來幾年私募股權投資報酬率的主要驅動力,超越了原本依賴低成本債務為基礎的傳統財務工程策略。私募股權管理者現在和未來是需要捲起袖子,好好幹活,深入研究收購和逆轉企業的各個營運環結,包括產品線、人力配置和製造營運等,協助企業營運優化,才能提升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營運報酬率。

「免費資金」時代已經結束,私募股權業者專注於利潤率擴張,如上圖透過企業收入增加,而不再全靠估值擴張,才有機會擴大投資報酬率。
博楓資產研究顯示,儘管利率水準開始下滑,但相較疫情期間和之前,仍處於相對高位,值得注意的是股市估值偏高,高利率和高估值之下,私募股權的投報率要提升,必須回歸本質-透過專業經營管理,讓併購企業能夠增加收入和擴大利潤率。
私募股權基金到底有多賺,數字看過來…
博楓集團是一家逾百年的企業,1899年總部位於巴西聖保羅的私人公用事業公司(主要業務是電力供應和交通營造業者),如今發展成為一家加拿大和美國雙掛牌上新的全球投資公司,管理超過1兆美元的資產,投資項目從再生能源和能源轉型、基礎建設、私募股權、房地產、信貸和財富管理方案等六大業務。
博楓資產管理的實業背景,加上延攬八百位投資專家,博楓私募股權就有160位專家,實業和投資豐富資歷,有助併購買入企業的優化經營,讓企業的潛在價值得以再擦亮或升級。博楓最著名案例有二,一是汽車儲能電池業者-柯銳仕(Clarios),二是核電業者-西屋電器(Westinghouse)。
根據媒體報導,2019年博楓以132億美元(包括債務)從Johnson Controls手中收購了這家公司,這筆收購案也是當年大手筆收購案。相較西屋電器是破產重整,柯銳仕(Clarios)的產品行銷超過100個國家,並在全球三分之一的汽車上使用其電池,堪稱業界翹楚。博楓資產管理集團私募股權部門董事總經理顧思偉(Shiv Gupta)指出,柯銳仕在美國市占率高達五成,博楓協助柯銳仕優先經營,尤其是生產製造導入最新的AI和機器人,提高其營運效率。
過去幾年來,博楓私募股權基金返還百億給股東,其中最大獲利就是柯銳仕(Clarios)的貢獻,柯銳仕(Clarios)目前還是博楓資產管理集團的成員,雖然曾向美國申請股票掛牌上市,惟仍未掛牌,若以這家公司的高貢獻度,博楓遲遲不出手,或許還在等待更甜美的時點。
西屋電器浴火重生
西屋電器是美國知名百年企業,惟命運多舛,其發跡的發電業務(特別是核能)先是由西門子收購,又轉售給日本東芝,東芝在2017年申請破產,博楓私募股權部門以46億美元買入,協助債務和企業重整,2023年以79億美元釋出股權給加拿大也是全球最大上市鈾礦公司Cameco(49%)和博楓再生能源部門(持有51%)。
從西屋電器股權的賣價,只是買價的1.7倍,若以私募股權這個行業計算投資報酬率,若加計低利融資和財務操作,投報率倍數可以再翻兩番,據悉,西屋電器投報率超過五倍。
博楓資產管理集團私募股權部門董事總經理顧思偉(Shiv Gupta)表示,部分是拜過去低利融資,也有優化西屋電器核電業務和服務,核電業務目前在中國、俄羅斯、法國和美國各有一家,西屋電器在美國控有五成市占率,西屋電器核心,就在其核燃料和核電售後服務。西屋電器儘管宣布倒閉,面臨許多核電廠興建的挑戰,核燃料和核電售後服務卻是黏著度很高,轉換成本更是昂貴,這就是西屋電有機會掌的獲利空間。
博楓資產管理公司董事合夥人楊起(Alex Yang)分析,博楓資產管理協助西屋電器重整之後,2023年再高價出售,博楓再生能源/轉型能源部門願意承接釋股,最大關鍵就在他們AI蔚為科技主流,帶動相關建設和服務的發展,尤其是電力需求,新型核電廠就是西屋電器一大強項,也是在川普總統「美國再次偉大」計畫裡,鼓勵企業回流和AI發展時,迫切需要的電力基礎建設的製造供應商。
博楓研究顯示,美國仍是全球最大、最有深度的私募股權市場,但歐洲、亞太地區,發現了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特別是中東地區的各國政府正積極推動經濟轉型計畫。博楓資產管理公司董事合夥人楊起(Alex Yang),負責大中華及東南亞地區私募股權業務,雖然沒有詳細說明他們在台灣投資標的,惟他表示,博楓在台灣也有參與其私募股權投資的合夥人(LP),他們發掘任何投資機會。
香港隱型冠軍-TRIMCO躍上國際舞台
博楓資產管理公司董事合夥人楊起(Alex Yang)在亞洲投資實例之一,就是香港TRIMCO(高得商標有限公司),博楓是在2022年從私募股權公司Affinity Equity Partners手中收購了這家在香港的服裝標籤製造商TRIMCO,這公司只是做商品標籤這項業務,但其擁有優質客戶包括例如NIKE和JC PENNY,全球往來客戶多達25家,以JC PENNY為例還有多達30個銷售品牌。

TRIMCO的現金流和獲利都不錯,但博楓對TRIMCO情有獨鍾就在TIMCO因為與重量級零售業者標籤業務,由於客戶對TRIMCO的信賴,商品掛上標籤後全球派遞也由其責成,儘管各國法令規定不同,TRIMCO服務客戶的同時建立一個資訊平台,這是非常重要的資產,加上博楓也有不動產業務,而零售業又是不動產業務的重要承租客,TRIMCO在博楓投資組合裡就有其獨特性和珍貴性。
博楓資產管理公司董事合夥人楊起(Alex Yang)指出,儘管收購TRIMCO時借貸成本已上升,但博楓企業專家協助TRIMCO在美國進行三項併購,協助優化經營管理和業務成長。
博楓資產管理百年企業的變與不變
私募股權基金活躍於美國,但從日本經濟失落30年那段期間,國際私募股權基金開始發掘亞洲投資機會,尤其是在日本,台灣在卡債危機和二次金改期間,美日私募股權基金業者相當活絡,惟不少案例都是運用台灣低利和財務操作,提高其投資報酬率,或成為金控大股東的股權轉換的旋轉門,鮮少有像博楓資產管理介入TRIMCO讓一家香港公司得以成長茁壯的案例。
另外,資訊透明度上,美國知名私募股權基金業者如黑石、KKR或擁有堅強政治背景者,通常是高來高去,神龍見首不見尾,只透過新聞稿跟各地市場打照面,宣布他們成功入主那家企業,鮮少有私募股權業者像博楓資產管理願意跟台北媒體圈(不論是大媒、小媒和自媒)見面暢談私募股權市場發展和他們挑選標的之原則和案例分享。
從博楓上述分享的案例裡,可以窺見投資市場的分化,儘管針對一般零售投資人的ETF和共同基金市場依舊蓬勃發展,但私募股權市場依舊有其成長性,只是相較共同基金,私募股權市場不僅鎖定是法人和超級重量級私人客戶,有些國際財富主權基金也會做分散布局。
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相較一般共同基金,不僅投資門檻高,投資天期相對較長,但對私募股權投資人(所謂合夥人-LP),立即變現的流動性,不是太緊要,但能夠追求長期倍數的投資報酬率,才是這些法人和富裕人士心醉之處。以下謹就博楓資產管理集團和投資策略,未來市場展望,整理如下提供網友參考。
博楓資產管理集團百年變與不變
私募股權投資策略與歷史發展
集團成立120年歷史,30年前開始管理第三方資金,目前全球管理資產規模達1兆美元,且私募股權業務從2019年的約400億美元成長到現今約1,500億美元。
投資哲學與價值創造
強調以低廉價格買入優質公司,利用40位曾任大企業高層的管理專家改善企業營運,最終實現出廠獲利,博楓私募股權部門可動用集團自有資金(約25-30%)投入企業,堅強資本後盾和專家協助改造,以確保和私募股權合夥人(LP)利益一致。
營運能力與轉型專業
博楓40位運營專家整合投資團隊,通過邊際擴張及營運改善來達成價值創造,以實業精神,協助企業走出艱困期,得以轉型與持續獲利,不是只靠財務操作提高投報率。
跨領域資產生態系統
博楓私募股權投資約1,500億美元,但集團投資還涵蓋基礎建設、房地產、可再生能源及私募信貸,形成龐大資產生態系,有效協同各部門資源提升整體投資效益。
營運優化,聚焦三大關鍵領域:
商業策略:全面檢視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全球銷售區域、收購策略及內部治理。即使是經營最出色的企業,也有再優化空間,例如調整定價策略、專注於優質成長型投資,以及公司的進入市場的最佳策略。
組織架構:確保企業組織架構與業務策略一致,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和員工人力配置,建立高效率的管理團隊。
製造營運:入一流的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固定成本,以具有競爭力的成本打造高品質產品。
博楓投資的經驗,私募股權基金的營運團隊應與投資團隊享有同等話語權,雙方從收購目標的第一次會議即開始參與,直到企業正式被出售的那一天。
在變局中駕馭風險
全球股市估值(尤其是科技類股),徘徊於歷史高點;儘管利率已經下滑,但持續的通膨壓力,意味著各國央行進一步採取寬鬆政策步調可能緩,或有限,各國步調不一。貿易衝突和其他干預主義政策的潛在風險,也可能重新推升通膨;政府債務負擔不斷增加,以及債務的利息支出,是另一個可能阻礙經濟成長的關鍵趨勢。
儘管這些風險真實存在且不容忽視,博楓觀察到近年來私募市場估值保持平穩,還規模縮減,但市場也有機會,列如企業回流美國,或AI帶動的成長。低利環境不再,博楓認為,選擇合作的私募股權機構時,應重點考察其是否具備充足資源及融資管道、擁有改善企業營運的長期成功經驗,以及在不斷變化的市場裡,有足夠能力評估潛在表現。
博楓資產管理看好AI帶動的工業和金融基建投資機會
當前及未來幾年,最具價值的兩大領域是工業和金融基礎設施。
@工業方面
過去三年,美國企業併購交易放緩,導致大量私募股權投資機會受到擠壓。特別是工業企業,需要大量資本以升級系統技術,例如,採用AI人工智慧工具和機器人技術,以解決勞動力短缺並提高效率。
在工業領域,資本財及工業零件製造商約占一半的市占率,其餘則由包裝、特種化學品和航空航太建材等大型次要產業構成。近年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許多工業企業也在大力投資「回流」美國,縮短製造過程,強化其供應鏈。私募股權管理者正積極提供大量資金,協助工業企業推動這些措施。
許多工業企業正主動尋求出售或積極出售旗下業務,一般公開市場上的潛在買家,往往對這些資產興趣缺缺,這正好是私募股權機構向出售方建議多元融資方案的機會。
金融基礎設施領域同樣潛藏著龐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會,包括線上支付系統、匯款業務、財富管理平臺等。企業和個人越來越追求在全球任何地點、透過各項設備,達成更快速、更高頻的交易。值得注意,全球資產多由傳統金融機構持有,這些金融機構迫切需要將老舊類比系統升級為新時代數位營運體系的專業能力。
@金融基建
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捩點,推動資金流動的企業亟需大規模資金、營運專業和差異化洞察的支持。據估算,金融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機會高達3兆美元,包括為全球金融體系提供重要支撐的企業,其中有許多金融平臺、軟體開發商和重要數據服務商,均屬於優質營運企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