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白富美

「我們不是數字」 從數字看摩根投信人事地震-上



台灣基金市場近來最震憾的新聞,非摩根資產管理集團台灣區負責人異動莫屬。

摩根投信的前身是怡富投信,1992年在台成立,是第一家外資背景投信公司,將國際共同基金投資觀念引進台灣,堪稱是台灣基金產業與國際接軌的前哨站,這家老牌的外資投信其培養的基金人才長久以來也是台灣基金產業的種子部隊,是許多本土和外資基金業者挖角延覽的對象,這項人事異動,自然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摩根資產管理集團台灣區負責人暨摩根投信董事長石恬華在6月28日辭職,其職務由摩根香港及中國基金業務總監王大智接任,據悉,這項無預警的人事變動,除牽涉到公司最高負責人外,還涉及多位高階主管,在市場自然引起高度關注。這條新聞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但在

市場對於這項人事異動有諸多揣測,雖然當事人也曾在臉書(FB)上有所解釋,摩根亞洲區也基於此事涉及公司內規和當事人聲譽,不願評論。雖然媒體有各種推測,惟目前都無法獲得當事人或公司任何回應,相關新聞連結請見工商時報蘋果報導經濟日報。在當事人和公司不願說明,目前僅有金管會證期局曾接獲摩根投信申報此項人事異動,根據媒體轉述證期局官員的說法,摩根投信多名通路和行銷等高階主管,涉及違反公司內規,公司已請相關涉案主管離職。

儘管石恬華當天透過臉書澄清自己並未違反內規,卸下職務係不認同集團目前對並肩作戰的同事所做的過當懲處之事件負責…,FB的發言,在多國籍金融集團內稽和內控上,絕對不是一種智舉,惟在市場消息混亂之際,她在po文,算是一種自清、自力救濟,也為這事件的始末拋出一點線頭。

我們不是數字 我們是人

但澄清po文近來已無法在石恬華個人的FB找到,公司和她個人沒有進一步說明下,目前從媒體的報導,只有金管會管證期局漏了些口風,此人事大異動主要係因為「主管通路的主管及相關人員,因為對通路的訓練時數違反其內規,在內部調查時發現此事,決定不再續聘這些人員。」

石恬華最近更新FB的封面相片,上面有這三句話「We are not numbers. We are human beings. Human beings with love,care,love & soul.」或許是一種她個人心情抒發,或許也可從窺見這人事地震事件的一二。

企業經營都要看數字,更何況來自華爾街的金融機構,數字管理是「天條」,從基優網追蹤的基金數據,近年來摩根投信海內外基金的台灣人資產規模下滑,或許可解釋這項人事變動的部分原因。

首先,可以從摩根投信在台發行的海內外基金的規模,過去30多年來,摩根曾在2007年10月管理台灣人資產規模來到新台幣1,609.19億元高峰,儘管2008年金融海嘯一度規模縮水到僅898億元,惟隨著市場回春,資產規模多者可達1,300多億,再者多半時候都有千億元規模,惟從去年第四季一度跌到967億元,目前還在努力往千億元上攻。


資料來源:投信暨投顧公會,從2011年第二季到今年5月(2017年以前僅以每季公布的資產規模做統計,2017年以來係今年前5個月)。

基金銷售傳奇 擢升的關鍵

境內發行基金的規模縮水外,境外基金國人投資規模近年來也面臨同業強烈競爭,金額不斷縮減。境外基金在2011年時因歐債危機、市場動盪,摩根管理台灣人境外基金規模一度縮減到僅有60億美元,惟隨著全力發展固定收益基金和2012年引進摩根多重收益旗艦基金,台灣人投資摩根境外基金規模一路上攻曾在2014年2Q來到130億美元規模,三年內資產規模翻倍成長,在基金行銷上寫下傳奇一頁,石恬華當年主管行銷和通路,境外基金規模躍升,她必然是有立下汗馬功勞、成為重要貢獻者之一,這也是她得以在2014年獲擢升為最年輕的投信董事長和台灣區負責人。


資料來源:基優網統計。

市場競爭總是激烈的,居高總要思危,儘管石恬華在2014年榮升投信董事長和台灣區最高負責人,惟台灣人資產規模隨著市場變動和同業競相引進新產品,境外基金的國人投資金額近年來從高峰一度流失逾19億美元,最近一季國人投資金額雖有增加,惟扣掉績效因素,摩根境外基金還是處於「失血」狀態,換算新台幣約有五、六百億規模。

摩根境外基金台灣人資產規模縮減,連投信發行管理資產規模也跌破千億元大關,與2007年10月榮景相比,相差高達600多億元,若將比較基期挪到2010年底1,300多億或2011年以來規模都有1,100億上下來看,境內管理資產規模縮水也有上新台幣上百億元。

摩根投信在2012年引進摩根多重收益基金,提供台灣人在高收益債券基金之外,另一種追求收益來源的新選項,摩根動用行銷和通路資源火力全開,國人在這檔基金的資產規模從2012年1Q是零,2013年4Q衝上20億美元,成長速度驚人,翻轉市場對平衡/資產配置型基金的看法。


資料來源:基優網統計。

居高思危 亢龍有悔

惟隨著2014年路博邁基金搶進台灣、2015年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登台,同業砸重金打通路和大打行銷戰,加上配息率高和多種貨幣級別的選擇,摩根多重收益基金面臨後起新秀的激烈競爭。

值得注意的,台灣核備的平衡/資產配置型基金裡,摩根多重收益基金這檔基金規模高達199.61億美元(截至2017年3月底),算是業界的龍頭,而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管理規模僅有158.29億美元,但安聯基金竟然可以在2015年在台灣市場吸金逾新台幣千億元,台灣人投資比重目前已衝上40%,金額達64億美元,反觀摩根多重收益基金雖然開啟市場先河,但經營近六年來國人投資金額最高一度衝上20億美元,惟近年來國人投資金額縮減,截至今年第一季底台灣人投資金額僅有16億美元、比重8.25%,摩根與安聯的爭霸戰,安聯已是遙遙領先。

單純從數字來看,摩根在台灣基金市場點石成金的行銷「神力」似乎破功。到底是摩根行銷不給力?還是產品不夠有魅力?通路為何賣不動?

華爾街和香港外資,講究的是數字,近年來摩根投信資產規模的下滑,海外主管可預見會有不少疑議,市場盛傳美國和亞洲總部多年來就一直期望能將台灣納入直接管轄範圍內,考量就是摩根高標的國際規範、降低經營管理的風險,惟摩根投信過去都能繳交漂亮數字,管理階層自然擁有「當家作主」的權利,但當數字不盡如人意時,自然要接受海外的嚴格檢視。

摩根人事大地震,從數字或許可以拼湊出事件的脈絡,但這事件卻也曝露出台灣基金產業發展的深層結構問題…(待續)。

1,938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