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透視台灣狂賣年配息9%基金真相

已更新:2019年6月29日



2014全球最紅基金─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

台灣人瘋配息基金,最近又寫下歷史,單1個月,就有超過200億元台幣的資金流向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因為這檔基金年配息率可達9%。這樣的投資風潮該如何解讀呢?

~~~~~~~~~~~~~~~~~~~~~~~~~~~~

報酬率不足 以本金彌補?

何時會調整配息政策?傅道格說:「當股市連續走跌兩年之久,才會開始對配息政策做改變;但從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來看,在近期之內發生這種事情的機會是很低的。」

坊間對於該檔基金是不是真的能達成九%的配息率有很多質疑,佐證之一是依據1月的基金月報,該檔基金1年的總報酬是4.9%、2年的總報酬是16.7%;但1年的配息率卻可達到9%,不足的部分,豈不是以本金彌補配息嗎?

《財訊》進一步向德盛安聯詢問,德盛安聯指出,該基金每年都會用已實現淨資本利得(net capital gain),作為配發收益之用。由於該檔基金的配息是固定金額配發,往年仍有保留「已實現資本利得」,不會全部配發出去。

換言之,基金的配息來自於過去累積的已實現淨資本利得,主要來自股票或是可轉債的資本利得,高收益債的資本利得空間較小,即使空頭市場也仍可支應配息。德盛安聯強調:「就國外的資料來看,從基金成立到現在,我們從未配發過本金(principle)的部分。」

進一步深究這9%的配息來源,台灣雖未揭露,但根據同檔基金在香港的2月份基金月報揭露,高收益債平均票息為7.37%、可轉債的平均票息是3.06%、股利率平均為1.82%,3項投資標的都未達9%息率。

對照德盛安聯所言,可見其資本利得的規模很大,才能持續維持9%的配息率。台灣的德盛安聯並指出:「基金的配息來源有一半來自於債息、股息,有一半來自已實現的淨資本利得。」

資產配置 勿過度單一下注

一般的平衡型基金為了取得穩定股息,通常會偏重於價值選股,但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強調的是「收益」與「成長」,在股票的操作上較為積極,與一般的平衡型基金不盡相同。傅道格就說,他選股以成長股為主,主要求得股價價差的資本利得,他除了布局近期美股最強勢的生技、科技股,也布局了相關的可轉債。

該檔基金的資本利得空間不可謂不大,其於二月的前三大持股是蘋果、福特汽車、美國連鎖超市龍頭克羅格(Kroger)集團,股利率雖低,但股價都長波段地走升,確實印證了經理人選股偏重成長股的操作風格。

由於該檔基金近期大熱賣,目前還推出澳幣、紐幣、南非幣計價等級別,加上利差,配息率輕易突破一成,不願具名的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指出:﹁這與台灣人習慣買高配息基金有關:以往高收益債券基金風行時,就專賣相關基金;現在高收益債券退燒,就改賣平衡型基金。理專轉挑高配息的基金向客戶介紹,最容易得到業績,這是人性。

市場另還有施羅德環球股息增值基金,結合高股息股票投資與「掩護性買權(cover call)」的股票選擇權操作策略,希望藉由高股息股票的股息收入和選擇權的權利金收入,達到收益倍增的效果,年配息率也可以達到八%。它與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偏重在債券的操作不同,但就是因為比德盛少了一個百分點的配息率,兩大基金雖約莫同時推出,市場熱度硬是不如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

對於配息基金的熱賣,資深基金界人士指出,代表在低利時代投資人對於穩定投資商品有龐大的需求,才會讓該檔基金晉身為全球規模破百億美元規模的大型基金,但千萬不要因為看到基金有9%配息率就將資金全部投入,一定要有「高配息不等於高總報酬」的觀念。

他打個比喻說:「即使債券天王葛洛斯備受推崇,機構法人也不會將所有資產重押在他身上」,這種基金產品仍有經理人的人為判斷變數,也可能有失準的時候。因此,在面對高配息的基金產品時,還是應該做好資產配置,不宜過度重押資產在單一產品上。

1 2

1,451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