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白富美

元月股債市動盪 你加減買了嗎…


市場翻臉跟變天一樣快,元月市場動盪,不少人查看手上基金,應該會很有感,但市場拉回是完美風暴迫近前的警訊,還是波段的最佳買點。


從資金流向來看,國際投資人在2021年底才加碼股市八百多億美元,如今買股力道降為百億,債券基金還轉為賣超。

 
2022年回到2016 vs 2018,Fed一年不太可能升息7次。

元月市場高點拉回,瑞士寶盛亞洲區研究部主管馬修斯(Mark Matthews)指出,今年以來,美國標準普爾(S&P)500指數已下跌7%左右;這個狀況與2016年相似。


2016年同樣是新年伊始,S&P 500下跌8%左右,主要是受到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2015年12月啟動升息,儘管元月市場動盪,但最終2016年整年S&P的年化回報仍有10%左右。但從經濟大方向來看,2022 總體趨勢是經濟仍會持續擴張(Economic Expansion)、政府的刺激政策會減少、通膨仍會在高點


這一波市場波動是在演那一齣恐慌劇,關鍵就在全球終於迎來罕見的通膨,去年演很大的Fed主席鮑爾,原本堅稱通膨是「暫時性」,但在獲得提名連任後,將暫時性三字拿掉,竄高通膨,全市場開始質疑鮑爾落後殖利率曲線,市場開始質疑Fed將會更加鷹派。


瑞士寶盛亞洲區研究部主管馬修斯(Mark Matthews)認為,近來市場對通膨與升息的預期很失序(lost control),一個主要原因是Fed近來是在緘默期,投資銀行就開始放話來影響市場。例如美銀美林預期今年升息帶來恐慌(rate shock),升息可達5、6次,摩根(JP Morgan)的Jamie Dimone更將資數拉高到7次,但瑞士寶盛不認為升息不會如此疾促。


上一波升息,Fed在2016-2018年運用兩種方法執行貨幣正常化,市場目前預期這一階段的正常化將在今年未來幾個月就發生,但瑞士寶盛亞洲區研究部主管馬修斯(Mark Matthews)認為,觀察Fed貨幣政策,不只是在升息,還要將Fed整體的資產負債表納入,在上一波美國升息2018年高峰時,Fed也從來沒有做過一年内升息7次這種事;若Fed真的會升息5-7次,2022投資就要非常有彈性。

景順:市場靜待Fed鮑爾指引,動盪恐將持續到第一次升息。

景順首席環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認為,市場高估了Fed今年將緊縮力道,景順評估是Fed用三個工具、壓抑通膨,這包括縮減資產購買規模、升息和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Fed不會全部依賴升息。


景順首席環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認為,Fed主席鮑爾將試圖解除市場憂慮,只是市場的波動或拋售,不會在鮑爾講話後結束,市場不確定至少會持續到第一次升息的出現。在過去的 22 個月裡,市場只有幾次小幅股票拋售,一直到最近才出現實質而顯著的拋售。


這一波市場震盪,那些類股和資產可望受惠,景順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將有所改善,財政和貨幣刺激應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更接近長期趨勢。企業獲利有望迎來理想的一年,市場普遍預期中國 2022年每股獲利成長可達13%。

2022年選擇追主流或落後補漲,摩根這兩張表一定要看。

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在全球經濟復甦的前提下,美國、亞太不含日本、新興市場與歐洲的企業獲利,雖然在2022年仍可持續增長,但增長的動能在基期墊高的緣故下,可能較2021年為弱,年增率分別為9%、7%、5%與4%。不過,由於企業獲利的絕對水準也會持續上升,因此無論是價值型(例如金融股)還是成長型(例如科技股)的股票,都有可能在2022年有投資機會。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雖然全球股市今年仍有輪動機會,但在實際的操作策略上,可從美國及歐洲等已開發市場逐漸轉向中國及亞洲。中國當前政策監管與經濟走緩的格局,在2022年不太可能發生劇烈變化,但中國與亞洲股市在2021年的表現均相對落後,隨著亞洲各地疫苗接種率的上升,應有助於帶動經濟進一步復甦,並讓企業獲利取得上調的潛力。


林雅慧表示,根據歷史經驗,在美國通膨進入高速增長階段,由於企業獲利仍在增長,所以多數的風險性資產都有上升的動力,只是除了大宗商品與新興市場債外,多數股市的上漲空間可能不若低通膨時期為高。林雅慧說,這也代表著多元配置與分散投資的重要性,無論股票還是債券,今年建議都要維持此一策略,才能因應市場通膨與新冠疫情隨時的變化。

元月拉回是全年最佳買點嗎?

去年12月中旬是全球資金大舉流入股票基金逾八百多億美元,2021年全年股票型ETF資金淨流入達1兆美元,資金大舉擁入股票基金更是過去20年之最。惟這種蜂擁而入資金,推升股市,通常市場就會見高點而拉回,這可從元月市場表現獲得印證。


若歷史可以為師,元月或是第一季的拉回,是不是今年市場買點,筆者建議投資要設定好目標和做好資金控管,若是投資目標是追求兩年的總報酬,不妨趁市場有拉回時尋找買點,但也要嚴控自己的資金水位,投資量力而為,尤其是目前升息周期,槓桿投資要特別小心。


近一周資金擁入股票基金110億,流出債市逾31億美元。

最近一周主動和被動基金資金流向比較

資料來源:富蘭克林投顧和摩根投信,基優網整理。

由於EPFR的數據是含主動和被動式基金,若將彭博的數據相對比,推估主動基金資金流向,可以發現主動式基金是全體股票基金是淨流出,約12億美元。比較有趣的是ETF是淨流出美股逾20億美元,主動式基金則是前錢美股近110億美元。


被動式基金除淨流出美股之外,其他市場都是呈現淨流入,又以全球型股票基金最多達55.8億美元。


債券基金方面,ETF債基有6億多美元淨流入,主動式金賣壓逾38億美元,又以新興債拋售最多,其次是投資級債,ETF則是在投資級債有逾11億美元淨流入。

更多主動和被動式基金偏好差異可以參考圖1。



更多數據分析,可以參考下面整理互動圖,或前往Fundlover首頁 ,想要更多數據者可以前往一周股債市回顧專頁


最近一周主要債券指數殖利率/利差和資金流向


資料來源:殖利率和利差來源是柏瑞投信、資金流向是富達和摩根投信。

台灣核備境內外債券基金,不同類型的近期表現,可以連結一周債市的互動圖,表現最好和最差的十大高收債和新興債券基金更多數據在此互動圖的第7和第8頁歡迎網友點點逐一檢視。

更多債市的殖利率/利差和資金流向列動圖,如下:


一周全球資金互動圖



54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