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白富美

中國監管和共富嚇走索羅斯 你呢?


中國股票基金,到底該逢低加碼,還是斷捨離?這是許多基民最大困惑,其實從台灣買賣境外中國和大中華型基金來看,台灣人投資人買超力道已放緩。


陸股在新興股市權重大,在MSCI的權重目前約在四成,陸股近期動盪,自然拖累新興股票基金的表現,恆大地產將如何善了,陸股何時逆轉正,正糾結今年以來不斷加碼陸股的基民。


到底如何解讀中國近期政策,富蘭克林坦伯頓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黎邁祺(Michael Lai)最近在富坦集團舉辦亞洲媒體視訊會議上,發表他的看法,特此將會議的內容摘要如下,提供大家參考,俾利採取因應對策。

 
陸股在跌什麼?監管利空地產風暴PMI回頭走…

中國經濟和股市在第一季來到高點後,第二季以來受天候與疫情影響,政府加速整頓經濟,從電商、線上教育、碳排放規範緊縮、反壟斷監管政策等,加上去年以來打房政策,造成房地產市場緊縮,恆大地產風雨飄搖,近期中國經濟數據已顯露疲軟跡象。

若從PMI表現來看,這線是繼續向下探,還是拉回再爬升?尤其近來限電危機再起,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又再攀升。


疫後的中國投資,市場變化球不斷,中國又是牽動全球新興市場的最敏感神經,加上北京政策深不可測,到底如何解讀和迎戰三不五時會跳出來的變化球,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團隊有整理一個變化和選股指引的表格,在這裡特別與大家分享。


資料來源: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
中國難以駕馭,精選持股,耐心等待,冷靜濾雜音。

富蘭克林坦伯頓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黎邁祺評估,官方可望透過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等較為寬鬆的財政政策,以及微調貨幣政策支持經濟表現,抵減上述負面因素之影響,預期應有助提振市場信心。


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來源為國內消費、創新與技術發展,對於環境的承諾目標是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達到碳中和,加速採用當地技術與數位化進程並提升國內價值鏈,製造業升級計畫也促使企業實現供應鏈自給自足,雙循環政策科技本地化、碳中和以及消費升級等面向,皆提供相當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就網路產業監管而言,黎邁祺認為,中國科技網路產業為中國經濟成長有相當的貢獻,並在中國發展科技的長期目標中扮演關鍵角色,中國政府的政策監管來自對於資料安全及對勞工薪資的維護,是可以被理解的,且做為一名消費者,也不希望個人資料被其他人所使用或成為運用演算法下的商業利益。因應網路監管,中國企業應重新調整其經營架構,哪些是可以及不被允許的,以符合消費者的最佳利益及長期可持續性的經營模式


黎邁祺指出,鑑於政府計畫以推動創新作為長期經濟成長與生產力提升的驅動來源,評估加強監管力道目的是為了創造長期永續成長的條件,避免獨佔性競爭地位,一旦沒有適當控制,屆時可能引發更多市場的負面效應,政策目的並不在抑制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值得留意的類似的政策監管動作,過去曾經發生,預估未來也將持續


資料來源: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

中國政府的政策變化難以預測,可能會帶來場不確定性,加劇市場波動與風險溢酬,黎邁祺評這種偏離是短暫的,因為股價主要是由企業透過營收來維持其獲利的能力所驅動,預期中國股市仍能為長期投資人提供不錯的投資機會,包含受益於創新、科技與消費成長等投資主題。中國確實是個難以駕馭的市場,但唯有精選持股並具備耐心,願意忽視短期頭條新聞市場雜訊的投資人,能夠獲得較佳回報


醫療保健領域而言,要求藥品降價不是新議題,早在2017、至2018年期間就有。目前中國政府面臨的問題之一,人口老化與醫療保健成本上升的問題,其中不乏一再過度濫用的藥物,很明顯有降低這些藥物成本的必要性。儘管如此,黎邁祺認為,政府仍致力於鼓勵與允許像生技公司這樣的創新企業,尋求可對抗21世紀流行疾問問題的一流藥品。


他分析,中國生技產的發展和水準,令人驚艷,五年前認為不可能的治療方法,現在逐漸成為主流,他們會通過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臨床試驗,未來也將與國際合作,尤其是中國生技公司與西方同業之間的合作。因此,雖然中國官方嘗試控制醫療保健成本,但同時政府也將繼續促進醫療保健領域的創新發展

中國/大中華基金已買滿手嗎?控管部位和投資策略很重要。
資料來源:境外基金觀測站,最新數據截至2021年8月,基優網美編整理。

台灣人持有大中華/中國股票基金,今年以來總計淨申購約235億元,上半年除了元月淨贖回新台幣16億元之外,月月都是淨申購中國相關基金,七月和八月陸港股重挫,但兩個月累計還有7.1億元淨申購,但與第一季加碼力道是七、八十億規模相比,加碼的力道逐月來看是在縮小。


中國基金到底還要不要抱?要抱是長抱還是賺了就出場?基金投資就是將專業投資委給經理人,投資人如你我,其實就是要看管好自己的投資布局,挑選盡責的基金公司和經理人和資金流控管。以下是筆者個人看法,拋磚引玉與大家分享,投資是很私人和牽涉對風險的認知,網友採取行動前還是要看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

  1. 要不要投資中國,這個問題,可大可小。有人有政治立場,但從全球經濟來看,少了中國當然是有投資組合就有缺口,若是不介意少一塊,值此多事之秋,可以all pass或斷捨離。

  2. 若投資人是價值投資的信仰者,其實在市場恐懼和貪婪之間,當然是要選在市場恐懼和修正時進場逢低承接,只是中國政府是否會持續拋投變化球,恁誰都沒有答案,因應中國股市的變整,投資人目前能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投資部位、資金水位,三不五時檢查自己資金庫存,確認有加碼的銀彈。

  3. 再來,設定好自己投資組合願意配置的中國部位有多少,目前都是空手者,自然近期下跌後的中國基金,就可以逢低加減買。

  4. 再來是檢視自己目前持有中國/大中華的比重,若是已買滿水位,恐怕要自己視風險承能力,做些斷捨離。

  5. 若還有加碼空間,當然就看自己財力和研判,要加碼多少,市況不明下,定期定額和不定期不定額當然是最佳應變之道,信心要堅強,買黑不買紅,要能挺過市場恐慌考驗。

有中國又不想要太多,亞太和新興股票基金也是一種選項。

不想太集中在大中華和中國股市,但又想沾點邊,區域型亞太基金或全球型新興市場基金也是一種投資工具,有點中國部位、又不太必整盤都是的fu。儘管美國啟動減少購債,從QE退場到升息,新興市場不免動盪,但若是以中長期投資新興和亞太市場的投資人,與其買在高點,不如買在合理價位。


新興股市槓桿低,股價深具吸引力。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股票團隊全球新興市場暨小型股策略總監伽坦.賽加爾表示,儘管新冠疫情對於財政狀況產生重大影響,但在政府、企業與家計面,新興市場的槓桿程度仍低於成熟市場,特別是在疫情影響的全球市場動盪中,更加突顯新興市場企業於全球競爭優勢,新興市場企業正在擴展其價值鏈,例如嚴重的晶片短缺問題加深全球對於台灣與南韓半導體產業的依賴,其以強大的製造能力主導全球半導體產業,南韓的電池製造商成為全球電動車電池的主要供應商,在有利的政策與先進技術支持下,推動電動車滲透率不斷提升。


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類股組成觀察,以科技通訊、健康醫療、消費為主的新經濟產業類股,過去十年由約35%的權重大幅攀升至逾55%,同期以能源原物料與工業為主的舊經濟產業類股,權重則由約35%下滑至僅約20%水準。受惠新經濟產業的獲利動能較佳所挹注,新興市場企業不論就股東權益報酬率或自由現金流量等指標評估,皆明顯優於成熟市場企業,但評價水準卻更具優勢,新興市場目前已蛻變為更高品質的資產類別


美國利率攀升反應的經濟前景好或高通膨?

對於美國聯準會縮減購債政策的預期,也加劇今年來新興市場的波動程度,美國利率上升預期將推升美元進一步走強,這對部分總經脆弱的新興市場可能不利,所幸目前處於這種情況的新興經濟體並不多


事實上,伽坦.賽加爾指出,過去經驗顯示,美國利率上升並不一定代表對於新興股市不利,以2007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於一個月內上漲逾25個基本點(0.25%)為例,該時期新興股市平均報酬率甚至高於整體歷史平均水準,主因利率上升通常與較佳的經濟成長前景連結,而非對於通膨的擔憂,這將有助於支撐股市表現(筆者註解,老外專家雖是如此說,惟疫後通膨升,這趨勢將如何演變,仍要多加留意,惟已有不少新興國家央行已比美國更早提前升息)


關注新興市場風險—美中情勢、政府降低債務

伽坦.賽加爾表示,2022年投資新興市場有兩大風險須留意,首先為美中情勢,他說: 「我們都希望美中關係能夠改善,也需要更為穩定的美中關係,若雙方能維持穩定及合作的關係、消除地緣政治風險,符合所有人利益,股市也可望因兩大強權把焦點放在基本面議題上而受惠,不過市場仍可能需要為潛在的波動預作準備。」


此外,許多國家債務水準攀高之後,政府可能開始思考如何降低債務,或是籌措財源來改善財政、尋求讓債務水準趨於穩定,政府財政支出上也會更加謹慎,這些都可能讓經濟成長動能放緩


筆者長期觀察境內外基金,中小型股雖然是流動性較有挑戰,尤其是市場動盪時,但中長期這類型股票基金表現,比權值型類股基金還勇猛,對於風險偏好高者,也願意做長期投資者,中小型股票基金做定期定額、逢低加碼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小型企業更貼近亞洲市場內需商機,長線投資贏面大。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表示,亞洲市場小型股是很適合作為長期投資的核心標的,主因小型股多屬於具有內生成長動能的產業,營收來源多倚賴本地需求且通常屬於利基型市場,較不容易受到總體經濟景氣循環週期或國際情勢影響,因此能發揮多元分散效果,全球低利率環境也將降低資金成本壓力,更有助小型企業營運前景。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是一檔老牌基金、長期在亞太新興市場覓尋成長動能最為強勁的企業,尋找最為汲取當地資源挹注的亞洲小型企業,透過側重於中國、台灣、印度、南韓等幾個政府皆在積極進行改革的亞洲國家的中小型企業,藉由民生消費、基礎物料、美容保健、資訊科技與金融深化五大趨勢主題投資,掌握新興亞洲經濟體最活躍領域所創造的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基金經理人莫家良表示,基金關注的關鍵領域為科技產業,佈局於新興市場大型科技公司與領導品牌企業,其中包含科技硬體分銷商、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製造商、網路平台與電商、新能源產業相關,這些企業正受惠於顛覆性創新、數位化與新能源趨勢以及新冠疫情帶來的居家文化。


新興市場的另一個投資主題為消費,這不僅是人口結構優勢與消費產品滲透率提高的題材,隨著中產階級人口成長、城市化與富裕程度改善,將刺激對於高端產品的需求,消費升級亦是重要投資題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