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ESG與我何干 MSCI告訴你


ESG是環境社會和治理(Environment, Socail和Governance)三個字的縮寫,簡稱是永續,近來強調永續主題的投資蔚為風潮,但底ESG永續投資是真議題,還是一個包裝話題。


 

永續投資的三大面向裡,MSCI發表2022年ESG趨勢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超越公司治理,成為最迫在眉睫並需要投資者關注的ESG議題。


2021年聯合國主辦的COP26的舉行,美歐領袖帶領全球關注氣候變遷,以確保地球和人類永續成長,ESG朝著重氣候變遷風險方向轉變,全球高度關注減碳和氣候變遷,這不僅將影響全球經濟活動、製造業和投資金融活動,企業如何做好淨零碳排,關係企業資本支出,連投資籌資活動亦然,投資機構紛紛鎖定零碳排和低碳排的企業和資產的需求,愈形重要。


MSCI認為,不論是企業或投資人,都應特別關注三大面向:舉足輕重的氣候問題、ESG主流化、以及潛在的風險和機遇。


台灣國際貿易是台灣經濟的基石,隨著全球對ESG的重視,許多產業供應鏈也將ESG納入企業產銷製作的準則,台灣供應商和出口勢必要符合國際潮流。


除此之外,MSCI台灣區業務負責人暨執行董事陳彥霓說,ESG在資本市場愈形重要,尤其國際知名大型機構投資人對選擇投資的企業,要能與全球ESG接軌,對和氣候變遷數據的需求會更加殷切。


陳彥霓認為,2022年台灣市場將看到投資人和資產管理業者更積極和執行ESG,並將資金朝減碳及降低氣候變遷風險方向移動,建立投資組合時也會以符合淨零碳排為目標。


2021年是ESG投資具突破性的一年,全球ESG基金需求激增,更多資金開始湧入追蹤ESG指數的ETF等基金產品。MSCI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追蹤MSCI ESG指數的ETF管理資產共有1,79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激增152%,按季上升9.5%。


MSCI的ESG評級覆蓋台灣公司達124家,MSCI持續深化台灣。

MSCI在台灣除追蹤台灣上市櫃公司,在新興主題ESG上更是著墨甚深。陳彥霓指出,MSCI持續將更多台灣公司納入MSCI的ESG評級。截至2022年元月底,MSCI的ESG評級覆蓋台灣公司的數量已擴充至124家,超過摩台指的成分股家數,未來也將持續擴充。


針對氣候變遷風險,MSCI在官網上公開了逾2,900家公司的「預計升溫」(Implied Temperature Rise)資料,其中包括86家摩台成分股公司,以便投資人能夠獲得需要的資料和透明度。

MSCI協助台灣上市櫃公司符合國際TCFD標準

發行綠債募資而轉做對抗氣變遷的國家

資料來源:MSCI。

「預計升溫」使用前瞻性指標,根據TCFD(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披露工作組)最新框架,評估上市公司對淨零排放的承諾與全球溫度目標的一致性。


金管會於去年底發佈指引,要求所有銀行應自2023年起,依據TCFD標準辦理前一年度氣候風險相關財務揭露。另外,也要求上市櫃公司編製2022年永續報告書時,須採用TCFD標準進行揭露。


陳彥霓表示,機構投資人需要有相對應的工具,才能評估被投資公司是否有實現承諾。MSCI的解決方案可以協助投資人運用MSCI分析系統工具及完整的氣候變遷模型及數據,製作出完整符合TCFD框架之報告。


ESG已經成爲主流的投資方式,但企業、投資者以及地球依然面臨多種新的風險。據MSCI每季發布淨零追踪報告(Net Zero Tracker)發現,僅一成的上市公司有望實現《巴黎協定》中升溫限制1.5 °C之內,而只有四成左右(43%)的公司能將升溫控制在2.0 °C之內


MSCI的ESG與氣候研究部亞太區主管王曉書表示,MSCI的ESG評分絕大多數是採取量化數據,其中55%係來自受評企業執行ESG會有的量化數據,其中三成是因應全球ESG規定必須強制採行而產生的數掳,另外25%是企業自行揭露。其他45%的數據,儘管MSCI不會實查企業,但會運用各種另類數據,例如地理研究、非營利單位的接觸,或追蹤主流媒體報導企業的ESG。


台灣企業留意新亞馬遜效應。

MSCI ESG與氣候研究部亞太區主管王曉書表示,全球公司在ESG的進程並不理想,監管機構及資本市場有必要在ESG方面更積極推動,並提升相關透明度。


MSCI 在2022年ESG趨勢報告中指出,一些企業將透過供應鏈推動其他企業實現淨零排放,發生「新亞馬遜效應」。以網購平台亞馬遜爲例,亞馬遜為達成其淨零排放的目標,將要求其供應商減少碳排,這些供應商包括全球主要的硬件供應商與半導體公司,如聯想、惠普、英特爾及台積電等。這些供應商即使未承諾實現淨零排放,他們也將不得不定出目標。而投資人也將留意供應鏈上下游關聯企業的減排情況。

ESG1評分,讓投資人和專業投資機構可以安心投資。

陳彥霓表示, MSCI近年來與國內多家大型資產管理業者合作,提供ESG基準指數給公司參考及追蹤,投資人對MSCI製作不同ESG主題的解決方案的興趣也不斷增加。


趨勢報告也指出,隨著ESG投資日趨主流化,ESG通用語言的興起,將提升透明度,減少漂綠的現象,幫助投資人釐清現有的選擇。就監管層面而言,僅2021年全球就有34個監管機構與12個市場針對ESG監管徵詢意見,ESG監管也站到了整合或分歧的十字路口。


MSCI的ESG評級或編製相關指數,目的在將評級高現最強的企業納入指數,為企業做ESG的標識,透過ESG評分,主要是在協助投資機構降低選擇標的的風險,讓一般投資人或專業投資機構能夠放心投資。


相較MSCI側重量化,不少主動式基金經理人也會親訪企業,有自己的ESG評價模式,這與MSCI的ESG評級儘管以量化為主不同,惟主動式ESG評分,若經市場考驗得以勝出,指數公司例也會跟進追蹤,這種市場良性互動,ESG投資能夠愈形透明。


ESG也在不同的領域帶來潛在的風險與機遇。農業與食品產業會因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下降而發生劇變。政府與企業均需要更多地投資在應對氣候與環境的變化上。


556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