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聯準會3月會議改寫政策劇本



聯準會在近期貨幣決策會議上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原先預計於2016年升息4次則改為2次。

維持政策彈性固然重要,但目前失業率已達聯準會長期目標,且核心通膨率亦高於近期目標,聯準會卻還是突然改變原訂升息計畫。若聯準會對經濟數據目標置之不理,日後恐將失去公信力。

經濟展望小幅調整……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3月15-16日召開會議,小幅調整全年經濟預期與通膨預期(見圖一)。聯準會目前預估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2.2%,低於12月預期的2.4%;年底失業率預計仍維持在4.7%,較長期充分就業預估低0.2%;年底核心通膨率預計達1.6%,與去年12月預估數字一樣。


儘管經濟預估僅小幅調整,基準利率的原訂路線卻大幅轉向。在2015年12月會議中,聯準會甫公布計畫2016年升息4次,每次調高25個基點,但短短三個月後,卻改為只升息兩次,使得全年預定升息幅度從100個基點減少為50個基點。

過去幾週有部分聯準會官員出面表示,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浮現隱憂,3月應該暫停升息腳步,故聯準會此次決定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並非意外之舉。然而,從聯準會目前的經濟展望可看出,貨幣政策正常化將進一步延後,但此舉可能適得其反,衍生出原本亟需避免的經濟情況

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12月曾說:「我們知道貨幣政策需要落實一段時間後,才會影響未來的經濟決定。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政策正常化延遲過久,我們未來有可能必須突然緊縮政策,避免經濟過熱與通膨大幅超越我們的目標。」

……但無視通膨數據

聯準會去年12月開會時,全年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2.0%,而聯準會偏好用來衡量通膨的工具──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則在1.4%。但在3月會議前,核心CPI已經增至2.3%,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而聯博預計,3月底公布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將達1.8%。

換句話說,目前的核心通膨率已高於聯準會的2016年預估,亦逼近2018年的目標數字(2%)。聯準會在此背景下,卻調整升息次數,無疑令人對其「數據導向」政策產生質疑。誠如葉倫12月時曾指出:「聯邦利率的實際路線,取決於現行經濟數據所勾勒的經濟前景。若經濟成長腳步或通膨增速高於我們現階段預期,則代表中性聯邦利率的增速高於預期,因此應提高升息速度。」

葉倫12月明確說明聯準會的意圖與應變方向,殊不知到了3月便推翻,重新撰寫一套內容尚不明朗的劇本。聯準會的政策反覆,恐怕已經損及公信力,若經濟數據顯示核心通膨率進一步成長,勞動市場相對強勁,屆時聯準會的公信力將再受打擊。

11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