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廣場協議” 呼聲漸起 人民幣獲各方力挺

已更新:2019年6月30日



美元持續強勢、人民幣波幅擴大、日本央行意外宣佈引入負利率令日元驟貶(惟近來轉為急升、日股重挫*),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也已暗示或將加大寬鬆力度。種種跡象表明,全球外匯市場早已危機四伏。

如果說2015年全球外匯市場風險已經初露端倪,那年初至今,連環炮般爆發的匯率風險令全球機構和投資者對於外匯市場的關注攀升至新的高度。

美元持續強勢、人民幣波幅擴大、日本央行意外宣佈引入負利率令日元陡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也已暗示或將加大寬鬆力度。種種跡象表明,全球外匯市場早已危機四伏,一觸即發的“貨幣戰爭”或成為2016年最大黑天鵝事件。

在此背景下,有市場人士呼籲,曾在1985年成功化解全球外匯市場風險的“廣場協議”重出江湖。在全球市場波動加劇之時,政策制定者急需加強進一步的合作,有必要攜起手來加強外匯市場干預,阻止美元進一步升值。

瑞士寶盛銀行亞洲區研究部主管馬修斯(MarkMatthews)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往往是貪婪和恐懼的較量,而現在看不到貪婪,已經全是恐懼。”

“新廣場協議”能否成為救市良藥

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財政赤字大幅增加,對外貿易逆差劇增,美國政府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

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因協定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定又被稱為“廣場協定”(PlazaAccord)。

最終,“廣場協議”大獲成功。協定簽訂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兌約200日元,跌幅為25%;隨後近2年時間裡,美元對日元仍維持持續貶值,累計下跌超過40%。

與該協定推出時背景相仿的是,眼下美元正處於上升通道而其他主要貨幣則面臨種種走低壓力,歐洲央行與日本央行相繼推出負利率政策使得全球外匯市場局面越發緊張。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日本央行負利率政策將加重亞洲貨幣的貶值壓力。“上周新興市場貨幣指數明顯反彈,而亞洲貨幣指數維持弱勢,人民幣匯率將受到美元指數走強和日元貶值的雙重夾擊,貶值壓力難以明顯減弱。”

此外,謝亞軒認為,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下,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走勢背離,表明其他經濟體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對美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侵蝕比以往更為明顯,美聯儲將不得不考慮全球金融市場對其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

“目前全球經濟遭遇的威脅與1985年相似,近乎瘋狂的貨幣政策無法帶來廣泛而持續的經濟復蘇,全球貨幣政策制定者必須攜起手來,開展像1985年‘廣場協議’那樣的合作來刺激全球經濟。”美銀美林首席投資策略師邁克爾(MichaelHartnett)在最新研報中建議,美聯儲應宣佈與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央行展開新的貨幣互換,或推出其他支援金融系統穩定的措施,以避免新興市場危機的蔓延;同時,法國、德國和英國應承諾提供財政刺激政策,從而有助於實現全球外匯市場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2月26日~27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在上海召開,業內普遍預期,此次會議將為全球貨幣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個商討如何化解外匯市場風險、增強合作的機會。

但邁克爾認為,“新廣場協議”在本月的G20會議上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全球金融市場狀況在短期內快速惡化。”他強調,在中國經濟、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信貸和消費沒有出現迅速改善的情況下,宏觀經濟和市場將率先出現惡化,必將在全球範圍內激發出正確的政策應對措施。

對於呼聲漸起的“新廣場協議”,也不乏業內人士表達不同觀點。

法國第二大銀行法國外貿銀行分析師派翠克(PatrickArtus)認為,目前並沒有必要推行“新廣場協議”,無需採取聯合匯率干預措施。

派翠克分析稱,雖然目前以日本為代表的部分國家央行正試圖令本幣貶值,但與1985年簽署“廣場協議”時不同的是,沒有明顯跡象顯示這些國家經濟出現異常並發展到需要實施聯合匯率干預的水準。

“唯一顯示出匯率異常的地區是那些除了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國家,不過這些國家匯率儘管被高估,但它們也並沒有出現經常帳戶赤字。”除此之外,派翠克認為,其餘地區的實際匯率和經常帳戶餘額的異常程度也比以往要小,因此目前匯率風險並不突出。

人民幣獲力挺

值得注意的是,與1985年“廣場協議”力挺日元升值不同的是,近日,國際大型機構紛紛發聲表示,如果推出“新廣場協定”,在遏制美元進一步升值的同時,應該力挺人民幣。

“眼下最為迫切的是,美國和其他主要央行應該考慮如何以最恰當的方式來説明支援中國實現向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機制轉變。”全球第二大外匯交易商——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全球聯席主管艾倫(AlanRuskin)在最新的報告中說道。

業內普遍認為,強勢美元既會傷害美國,也不利於全球其他經濟體。

自去年12月美聯儲開啟加息通道後,美元一路上揚,而正由“軟盯住”美元向一籃子貨幣過渡的人民幣,匯率波動明顯加大。由於市場多年來將人民幣盯住美元的預期一時間難以改變,因此每當美元升值而人民幣大幅走低時,市場恐慌情緒迅速飆升;但如果被動盯住美元,更不利於中國經濟轉型與外匯市場穩定。過去6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在岸即期匯率累計下跌逾6%;僅今年1月,人民幣對美元已下跌1.32%。

“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中國3.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可能在6個月內就會跌至充足水準之下。”艾倫認為,如果人民幣貶值的幅度超過中國和國際社會的意願,或者中國外儲消耗速度仍沒有放緩,則會導致美元暴漲,從而對美國和全球各大經濟體造成損害,“最終,外匯市場的協同干預措施將可能成為首選。”艾倫稱。

從中國角度出發,隨著日本央行意外放大招推行負利率引發日元新一輪貶值,導致美元被動升值,進而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業內近日熱議這是否會再次“打開中國央行降准降息空間”。

對此,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金融四十人論壇特邀研究員鄧海清認為:“匯率問題從來都不只是經濟問題,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

“即使號稱最為市場化的美國,仍然長期對匯率存在明顯的政治傾向。從歷史上看,無論是上世紀80年代的‘廣場協議’,還是上世紀90年代後半段的強勢美元戰略,或者2000~2007年的弱勢美元戰略,都表明美元匯率首先要服從於國家戰略。”因此,鄧海清認為,中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在美元不顯著走強的情況下,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更為有利。

近期,中國官方通過多種管道再次強調人民幣維穩態度。1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通話時強調,中國政府無意通過貨幣貶值推動出口,更不會打貿易戰,“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部分內容Fundlover小編視市況做小幅編修)

延伸閱讀〉〉〉

1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