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克拉姆
羅賓•威格爾斯沃思
珍妮佛•休斯 報導
那是去年9月初的一個早上,法國資產管理公司卡米尼亞克管理公司(Carmignac)的資深投資人正在進行一場他們已持續了幾個月的辯論:世界經濟到底有多麼脆弱?如今,吸收了去年8月中國當局讓人民幣小幅貶值的影響之後,終於到了該行動的時候了。
卡米尼亞克管理公司旗下規模達250億歐元的旗艦基金Patrimoine持有100億歐元的股票,該基金決定對整個投資組合採取保護措施。實際上,他們將撤出股票市場,觀望局勢變化。
在一輪惡意拋售之後,市場恢復了平靜,到12月,美聯儲(Fed)已對經濟前景抱有足夠信心來進行近10年來的首次加息。但近幾周裡,卡米尼亞克管理公司的決定看上去下對了賭注:今年1月迎來了一場股災,股市在一年開局時從未下跌得這麼多或者這麼快。
“我們對中國股市意外行情的解釋是,這就像是那只煤礦中的金絲雀,這正是停止量化寬鬆帶來的第一次重大衝擊,”這家法國資產管理公司的策略師迪迪埃•聖-喬治(Didier Saint-Georges)表示。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已蒸發掉了逾4萬億美元的市值。對中國經濟放緩和貨幣貶值的擔憂演化至近乎恐慌的地步。債券市場遭受了兩股衝突力量的衝擊:一邊是各國央行出售儲備以支持本幣匯率,另一邊是投資者競相買入安全資產。
1月的頭兩周內,中國滬深股市的總市值蒸發掉了五分之一。日本、歐洲和美國的基準股指下跌幅度達10%之多。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石油售價低於每桶28美元,上次出現這一價格是在2004年。
悲觀情緒正在急劇發酵,知名策略師和投資家在告訴客戶撤出股市,買入安全的政府債券。除了對中國增長放緩感到焦慮,投資者還擔憂美國企業盈利降低、礦業集團和能源公司(它們在原材料價格比現在高得多的時候借了債)的健康狀況、以及能源價格崩盤的後果。
承擔使命
所以,美國投資者在1月19日返回股市之前,花了一個週末加馬丁•路德•金紀念日假期的時間尋找一個問題的答案:用什麼辦法恢復人們對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信心?
目前,全球政策制定者、尤其是美聯儲的信譽面臨考驗。美聯儲上月在10年來首次提高隔夜拆借利率。與本月市場動盪伴隨而來的是美元全面走強,這實際上收緊了資金環境,傷害了美國國內產業,迫使其與更低價的進口產品展開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在中國突然讓人民幣貶值引發市場混亂之後,美聯儲曾推遲外界普遍預期的利率調整。債券市場價格暗示著,人們對美國今年進一步加息的預期正在減弱,而迄今為止,美國經濟尚未看到油價大幅下跌對消費者支出帶來提振。
“現在,美聯儲將發現加息的難度會比上次大得多,因為今年以來,股市下跌了8%,油價屢創新低,人們越來越擔心通脹率還需要更久才能達到2%的目標,”Coex Partners的董事總經理亞瑟•巴斯(Arthur Bass)表示。
政策制定者面對的挑戰是,投資者繼續退出大宗商品、股票和公司債,引發踩踏,從而傷害公司和消費者的信心。在金融危機之後,各國央行採取了非常規政策刺激本國經濟,但增長一直令人失望。
美聯儲本應已關上後危機時代的大門,但由於利率水準仍接近於零,並且出臺財政刺激的可能性很小,人們擔心政策制定者已用完了他們所擁有的全部工具。
有些人認為,市場動盪將迫使中國當局在2月8日春節之前制定出一攬子刺激措施。春節期間,股市將至少休市三天,商業活動也會放緩下來。
但人們擔心,可行的一攬子措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制定出來,因為明顯倉促的行動已讓中國政府的信譽受損:從去年夏天強令所謂“國家隊”買入股票,到本月放棄在股市大跌時暫停交易的“熔斷機制”。
“他們可能宣佈什麼?他們已經宣佈了很多東西了,”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表示,“降准似乎起不到預期效果了。他們能說自己在股市中使用了一種投機性工具嗎?去年這遭到了批評。”
中國政府試圖管控人民幣匯率,這只不過加劇了擔憂情緒。中國央行(PBoC)不斷動用外匯儲備支撐人民幣,對匯市進行干預,以縮小人民幣離岸匯率和其所控制的在岸匯率之間的差價。
目前,對於中國政府能在近期內提振信心的希望或許會落空,許多經驗豐富的中國觀察人士表示,中國當局將不願在2月中旬的二十國集團(G20)央行行長會議之前採取任何激進措施。今年中國是會議的主辦方,中國的以往做法是,在其將成為焦點的活動之前,壓制市場波動。
尋找終點
如果不採取行動,世界其他地區的投資者或許將跟隨中國股市的行情。但是,在2008年對美國金融體系構成威脅的那種銀行業危機和單純的經濟放緩之間,存在重大差異。
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中國中心(China Centre)研究員、瑞銀(UBS)高級經濟顧問喬治•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認為,如果中國經濟每年增長3%或4%,儘管這個速度遠低於過去十年的增速,但對世界其他地區而言將不會構成麻煩。
“根據金融動盪推斷一場全球衰退近在眼前的做法很時髦,可我認為,這是不對的。”
儘管如此,中國何去何從只是投資者面對的更大問題之一。“市場上出現的不確定性的程度,可以追溯到兩個源頭:中國和石油,”施羅德(Schroders)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克雷格•博瑟姆(Craig Botham)表示,“這兩者對於投資者而言都非常難以把握,所以誰也不確定這一切的終點在哪裡。”
在西方政府決定解除一系列對伊朗制裁之後,全球油價不久前跌至12年低點,對那些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發展中經濟體構成進一步壓力。
“我們看到,新興市場資本支出在降低,美國高收益債務市場走弱,但我們沒有看到低油價可能帶來的消費提振,”博瑟姆表示。他認為,當前市場行情反映出“人們對於全球貿易復蘇無力的巨大擔憂”。
實際上,標普(Standard & Poor’s)去年統計到112起公司債違約案,為2009年以來最多的一年。過去6個月裡,背負債務的公司也感到壓力大幅上升,被判定信用評級有被調降風險的公司所占比例出現6年來最大增幅。
美國股市也據說在縮水,表明多年上行之後,股市正在失去動能。去年,少數幾家受歡迎大公司的大幅上漲支撐了標普500指數(S&P 500 index),但今年所謂“Fangs”——Facebook、亞馬遜(Amazon)、Netflix和穀歌(Google)——的股價都大幅下跌了。
摩根大通(JP Morgan)高級策略師詹•洛伊斯(Jan Loeys)表示,當前股票、公司債和政府債券的價格裡都已體現了50%的今年發生衰退的概率。他指出,市場情緒已變得過於悲觀和背離現實經濟資料。
“如果我們真的處於美國經濟擴張的最後階段,距離衰退僅有半年時間,那麼目前風險市場的拋售就是合情合理的。但我們認為,事態不會如此發展,”他在一周前寫道。
一系列喜人的美國經濟資料,包括定於2月5日發佈的就業率數字,可能會開始恢復投資者的信心。這一點得到了高盛(Goldman Sachs)的簡•哈祖斯(Jan Hatzius)的認可。他特別指出,中國經濟與歐美之間聯繫較弱。據他估算,即便中國進口減少10%,對發達世界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的直接影響將不過是減少0.1個百分點。
數據提振
即便在哈祖斯提出的更為不利的情景下——中國經濟增長率較高盛目前已然悲觀的5%的預測值(遠低於7%的官方預測值)大幅滑落——這對全球的衝擊也是痛苦但可控的,遠不至於將世界推入新的衰退。
在今年慘澹的頭10個交易日之後,這可能是對投資者來說最有利的結果了:他們看到的問題並未消失,但起碼受到了控制。
在這一情景下,大宗商品價格反映出的是大宗商品開採行業在繁榮時期的過度投資,而不是全球需求疲軟。美元走強是美國復蘇的標誌。全球低利率最終將刺激經濟活動的穩步回暖。中國的陣痛反映出了從一個快速工業化國家向服務業和國內消費驅動型經濟體的轉型。
有可能,市場給投資者和疲于應付危機的政策制定者發出的信號是,今年將是非常艱難的一年,但不會立即發生災難。
“中國有點兒像一部莎士比亞式的悲劇,”馬格納斯表示,“你知道最終結局是什麼,只是不知道到達結局之前有多少幕。”
邁克爾•麥肯茲(Michael Mackenzie)和伊萊恩•摩爾(Elaine Moore)補充報導
譯者/邢嵬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