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股市雖在上周五(17日)拉回,惟上周因為新冠疫苗試驗報佳音並獲監管機構快速審批(Fast track),部分企業財報未如預期悲觀,美、歐討論加碼刺激政策,輔以經濟數據反彈提振市場風險偏好。
惟從資金流向來看,摩根投信根據EPFR數據顯示,貨幣型基金出現今年以來最大單周淨流出,淨流出金額高達778.58億美元。
比較有趣的是這些淨流出,目前還沒有轉入其他類型資產。整體債券型基金最近一周雖有93.36億美元淨流入,各類型股票基金淨流入規模相當有限,貨幣型基金贖回的資金何去何從,蠻值得玩味,但首先我們一起先回味過去一周的市場狀況。
多數債券資產上揚,歐債和亞高收拉回。
公債殖利率區間整理:雖然新冠疫苗開發傳出好消息,且經濟數據多數優於預期,但因美中關係惡化,加上美國疫情遲遲未取得有效控制,多州紛紛宣布暫緩復工甚至再度關閉營業,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低檔區間整理,收在0.6168%。
歐洲央行鑑於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仍高,承諾將動用緊急購債計劃的全部額度,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一週收至-0.465%。
高收益債上漲:受惠於新冠疫苗開發進展、經濟數據持續好轉,以及原油重回漲勢等消息支撐,美國高收益債近一週上漲0.93%,利差收斂39個基點至558個基點;全球高收益債則上漲0.74%,利差收窄21個基點至616個基點。
新興市場債上漲:新興市場主權債近一週上漲0.25%,不過各個國家的表現呈現漲跌互見,部分國家仍受到新冠疫情確診病例居高不下的拖累,但整體而言仍持續受惠於全球低利寬鬆,資金充沛、追逐收益的大環境。新興市場企業債上漲0.24%,亞洲綜合債券上漲0.17%,並皆以投資等級債的比現優於高收益債。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近一週上漲0.43%,其中南非與墨西哥呈現上漲,巴西則為下跌。
資金持續流入各類型債券,投資級債最吸金。
最近一周資金流入股債市
• 股市一週整體流入48億美元。美股流入17億美元,歐股流入13億美元,日股流出1億美元,新興市場股票流出17億美元。
• 債市一週整體流入93億美元。投資級企業債流入79億美元,高收益企業債流入15億美元,新興市場債流入19億美元。
表1-債券指數殖利率/利差和資金流向
全球股市漲跌互見,原油期貨收漲
多國經濟數據持續出現止跌回穩的跡象,加上新冠藥物及疫苗研發傳出佳音,支撐了部分投資人對於股市的風險偏好,不過在財報季全面展開之際,疫情反彈和地緣政治風險揮之不去,使整體前景蒙陰。
經濟數據好轉及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進展,提振了投資人對於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然而新冠疫情愈演愈烈,也激發了各界對於重啟防疫措施、進而損及復甦步調的擔憂,美股近一週漲幅略受壓抑,那斯達克指數拉回。投資人憧憬歐盟各國領導人將於本週峰會上,就7,500億歐元的復甦基金達成共識,歐股和德國股市勁揚。
雖然東京將新冠疫情的警戒提升至最高等級,不過日本日經225指數近一週仍追隨美股漲勢。中國第2季的GDP呈現超預期反彈,然而股市的狂歡氣氛因政策趨緊的跡象而降溫,此外對於美中關係惡化的擔憂也進一步打擊了市場人氣,中國滬深300指數近一週下跌6.70%。
多數美國銀行在預提壞帳準備後仍能維持獲利,且由於特別股的股利發放,不直接與短期獲利水準相關,特別股指數近一週維持穩健走勢,上漲0.71%。
原油期貨收漲:受到原油庫存大幅下降、新冠肺炎療法及疫苗研發出現正面進展、IEA上調今年需求預期,以及報導稱OPEC+減產協議執行率達到107%等消息激勵,能源價格近一週收漲,不過整體漲幅因新冠確診病例飆升和美中關係緊張而受限。供給面部分,由於全球原油需求出現改善,OPEC+擬於8月起將減產規模由970萬桶/日調降至770萬桶/日。
原油庫存減少:截至7月10日為止的當週,美國原油庫存減少約749萬桶,市場原先預期為減少210萬桶。
美中關係惡化
美中關係惡化:儘管白宮經濟顧問Larry Kudlow不斷聲稱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仍在進行,雙方均努力地履行約定,但美中關係目前因疫情、香港、新疆、中國南海等眾多議題而日漸惡化,美國總統Trump甚至表示他無意和中國進行第二階段協議的談判,同時也宣布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取消對香港的特殊待遇,以回擊中國削弱香港自治的舉動。
聯準會褐皮書喜憂參半:美國聯準會的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活動在7月初溫和恢復,不過其中「不確定性」詞彙數度出現,凸顯近期新冠確診人數激增,使消費者需求與經濟復甦前景蒙陰。聯準會理事Brainard呼籲,Fed應持續透過前瞻指引和資產購買計畫,保持貨幣寬鬆,持續支持經濟至完全復甦。在此同時,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表示,她將取消或推遲國會8月的休會期,希望能趕在每週600美元的額外失業救濟金到期前,批准新一項新冠疫情救濟法案,目前美國財政赤字已高達8,640億美元。
零售銷售持續回升:美國6月零售銷售月增率為7.5%,已連續2個月呈現正增長,顯示隨著美國重啟經濟活動、零售店面恢復營業,消費需求有所回溫。然而雖然近日來消費需求強勁增長,但由於民眾仍擔憂疫情再度擴大,因此消費需求的穩定性仍有待觀察。
高收益債指數上漲
高收益債指數上漲:受惠於新冠疫苗開發進展、經濟數據持續好轉,以及原油重回漲勢等消息支撐,美國高收益債近一週呈現上漲。
初級市場維持熱絡:近一週新發債額約達12億美元。主要發債企業有受疫情重挫的航運公司Carnival Cruise Line,且獲得投資人約10倍之多的踴躍認購。目前市場聚焦另一間大型航運企業Norwegian Cruise Line於下週的新發債。
美股第二季財報開跑:美股財報季於本週拉開序幕,不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S&P 500指數成分企業有將近200家取消財測。
目前市場預期S&P 500成分企業第2季的營收將年減10.8%,EPS年增率將驟降至-44.6%;但看好下半年獲利可望出現反彈,預期全年營收年增率將收斂至衰退3.8%,EPS年增率則為-21.5%。近一週財報公布表現優於預期的企業包括Morgan Stanley、Goldman Sachs、J.P Morgan、Domino’s、Pepsi、嬌生、聯合健康;表現不佳的企業包括Netflix、Bank of America。
就業市場改善放緩:截至7月11日當週,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為130萬人(圖2),遜於市場預期,僅比前期減少1萬人,且已連續17週都增加逾百萬人以上,主要受到美國南部與西部多州因疫情確診數攀升,而相繼宣布暫停重啟計畫、甚至重新關閉營業的影響。
歐日央行皆按兵不動
歐洲央行按兵不動:歐洲央行決議維持主要基準利率不變,並預計利率水準將維持於當前、甚至更低的水準,直到通膨前景收斂至接近但低於2%的目標水準。此外,大流行病緊急資產收購計畫(PEPP)的總額也維持於1.35兆歐元不變。央行行長Lagarde表示,儘管經濟活動開始回溫,目前復甦仍處於初期階段,且由於經濟前景仍具高度不確定性,故仍需要充裕的刺激。
歐元區景氣預期小幅回溫:歐元區7月ZEW經濟景氣指數由6月的58.6續升至59.6(圖1),創多年新高。不過,德國7月的ZEW經濟景氣指數下降至59.3,顯示投資人對經濟復甦的力道仍抱持著較為保守的態度。
英國經濟數據仍疲弱:英國5月GDP月增1.8%,年比則下滑24.0%。分項數據來看,各產業產出皆有回升,其中製造業與建築業因為復工,成長幅度最大;主導經濟的服務業,則因大多仍處於封鎖狀態,僅小幅回升。英國債務管理局近期表示,為減輕企業及家庭的財務負擔,政府擬將於9月至11月間,再加碼發行1,100億英鎊的公債,以支應刺激計畫所需的資金。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日本央行維持基準利率於 -0.1%(圖2),並維持0%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定錨目標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日本央行認為,3月份以來陸續推出的各種寬鬆政策正在產生效果,目前不需要追加新的措施。此外,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央行將2020年的實質GDP成長展望下調至-4.5%至-5.7%。
中國GDP由負轉正
中國GDP由負轉正:中國第2季度GDP較去年同期增長3.2%,明顯優於市場預期的2.5%。其他數據部分,中國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年比下滑3.1%,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比增長4.8%、爲年初以來最快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則年比下降1.8%。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逐步恢復增長、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不過消費及就業市場仍需政策支持。
中國信貸穩步增長:中國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81兆人民幣,當月末M2貨幣存量年比增長11.1%,雙雙持平於預期。6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則爲3.43兆人民幣,優於市場預期,且比去年同期多8,099億人民幣。雖然中國溫和的通膨數據提供貨幣政策寬鬆的空間,不過隨著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市場普遍預期央行的貨幣政策將回歸穩健,大幅寬鬆的預期有所降溫。
印度通膨超預期:由於疫情推動糧食價格上漲,印度6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至6.09%,遠高於市場預期的5.3%,亦超過該國央行的目標區間上緣。所幸隨著經濟持續重啟,印度經濟已出現復甦的跡象,央行再實施大規模寬鬆的需求和力道或將減弱。
印尼央行再降息:為了支撐受到疫情衝擊的經濟,印尼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1碼至4%(圖2)、符合市場預期,為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也是該央行今年以來第4度下調基準利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