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手上的基金有獲利12%,在猶豫到底要不要贖回?其實有時要斷捨離一檔基金,確實是需要說服自己的理由,以及想想怎麼「斷」的方式。所以朋友的問題,讓我回想起近期我贖回基金時,自己會如何思考該斷則斷呢?~在此整理此篇個人若基金獲利時,會如何決定該離場的基本思路文,若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大家留言一起交流。
若是純股票型基金(無配息)
股票型基金顧名思義,就是經理人買了很多公司的股票組成,而且是無配息給投資人的一檔基金。通常若我想買一檔基金,除了考慮它的產業內容,還會考慮它的價位現在是否適合買進。
1. 全部贖回出清
因為今年嘗試倚賴技術線型做輔助,所以大部分時候是抓波段操作,會先預期買後需經歷一段時日才出脫,所以都採分次買進,每次進場的價位與想買的金額不完全相同,並且習慣用Excel計算出最後整體買入的「均價」。因為我習慣左側交易,等基金V轉回神後才會考慮贖回,因為我用的是均價去相比獲利的價差,所以通常我是一次全部賣出,全部贖回出清落袋。
2. 分批贖回落袋
也有人會分批贖回,想看後面行情是否還會往上走,但又擔心漲多拉回,所以分批贖回也是可行,依每個人習慣與當下判斷不同而定。
3. 獲利%設定
至於獲利%要抓多少~這沒有一定標準,因為股市行情都是一陣一陣的,我比較倚靠當下的市場狀況來看股市的冷熱,自己會簡單透過KD、RSI …等指標,及當時總經或產業的方向來衡量,如果此檔基金在波段高檔過熱了,我就會先走人,後面若還繼續漲,就留給別人賺,我會另找看看有沒有較便宜+具有投資價值,並適合自己的基金可投資。
若是配息基金(包含:債券、平衡型、股票型、傘型基金)
配息基金因為主要是創造被動現金流,長期定期定額,因此我很少做贖回的動作,目前有贖回過的原因分為2種:
1. 淨值達到歷史高點或創新高
2. 淨值長期創低,含息報酬率長期沒翻正過(3-4年)
1.「淨值達到歷史高點或創新高」:
通常我會先做停扣動作,因為淨值一直創高,會提升買進此基金成本。另外觀察一陣子後還是在創高,個人會選擇「部分贖回」,目前現在三大基金平台基富通、中租、鉅亨網,都可以選擇「逐筆贖回」,所以我會做以下動作:
(1)把買進成交價較高的交易筆數,選擇性的贖回,也因為市場終究有高低循環,這樣做可把未來幾個月的配息先落袋,我會比較安心。
(2)把買進成本低的單位數繼續留在身邊領配息,等到基金淨值再反轉向下到一定的價格後再做買進動作,例如:從去年漲到今年年中最高點後,淨值目前開始走下坡的亞洲高收益債基金,我就是用這種方式操作。這樣可錯過買進高成本的單位數,既賺到價差提前領配息,每月還是有配息可領。
(3)但若是股票型的配息基金,因為股市漲跌較快,即使是分批贖回,若察覺有必要的狀況下,我也會選擇將最後一部分都贖回,例如:今年隨著S&P500指數不斷創高的貝萊德某支股票型入息基金,等市場熱度下降後,再找買入機會啟動定期定額。
有人可能會問,中間停扣這段時間怎麼辦呢?通常如果當下有想投資的標的,我會將贖回的錢,拿去找其他有價值的投資;或是將錢分拆,看持有的基金有沒有表現不錯,但淨值沒這麼高的基金,可以增加定期定額的扣款次數。如果以上狀況都沒出現,就繼續保留現金,生活平日照常,就等日後基金淨值降價後再重新買入。
2.「淨值長期創低,含息報酬率長期沒翻正過(3-4年)」:
這種情況通常會區分為兩類:
(1)如果是已投入的資金不少,觀察到淨值跌破個人設定的底線,且覺得這個市場要回升等待時間會較長久,例如:新興市場本地債,我會在報酬率負值不繼續擴大的狀況下,果斷停損贖回,將資金另覓他處停泊。
(2)若是投入的資金不多,個人就不再繼續扣了,會先檢討原因,挖掘問題是"在高點買進?,還是經理人的操盤振作不起來?" 總之會先給一段觀察期,且因為是配息基金,投入的錢也少少,先放著繼續每月領配息,直到含息報酬率回正,再擇日趁機贖回。
以上是我個人的經驗分享,之後再找時間寫一篇「賠錢時如何跟基金斷捨離」文章給大家參考,每個人操作方式不一樣,歡迎一起來交流!
※本文作者為K熟女的理財生活隨手記 ( FB: https://reurl.cc/DZjdVm)
請教一下如果有配息的達到高點,部份贖回都贖回多少呢?讓小弟參考一下,謝謝
我都看有沒有需求,下回要跟你學一下,有賺先保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