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本IPO數量發行激增、比去年更旺

日銀(BOJ)考慮在10月底貨幣政會議上調2023、24財年通膨預估,今年核心通膨可能自7月預估的1.9%上調。10月20日日銀總裁植田和男重申日本央行立場,有鑑於日本經濟和通膨前景的不確定性,將「耐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美元兌日圓一度升破150水準後回落。日本成為全球少數籌碼乾淨、物美價廉的市場,吸引外資加碼投資,自2004年以來,日本企業盈利增速與美國相當,在2023財政年度,日本企業盈餘成長強勁,年增率預估值持續獲得國際機構的上調,加上日圓走貶,儘管全球股票市場出現回檔修正,投資人受到日本企業財報強勁的激勵,日股表現相對強靭,從總體基本面來看,日股向上走勢仍具持續性,現在是布局日本基金的好時機。

日本晶片設備業者國際電機(Kokusai Electric)10月25日在東京證交所(TSE)掛牌,野村資產管理預估,這將是日本5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IPO(股票初次公開交易),可望成為2023年下半年的IPO市場亮點。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今年以來截至9月底共74家公司上市,去年同期(Q1~Q3)IPO件數共計56件,上升32%,此外,IPO、增資發行以及可轉債發行總額大幅增加 343% 至 237 億美元,日本發行上市制度不斷優化、審核效率及上市企業品質皆顯著提升,已經為日本資本市場注入新動能。


目前日本利率超低,日股飆升至33年高點及日本公司已開始更有效地管理資本的跡象產生鼓舞,提供日本IPO發行量強力動能。今年3月東京證交所頒布新規定,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企業價值、重視股東與資本效率,改革目標是希望公司管理階層更加重視資產負債表上的資金成本和盈餘能力,而不僅僅是損益表上的銷售額及利潤,公司應向投資人充份揭露公司重大政策、目標及細節,讓投資人能夠進行評估,並與投資人進行溝通,在股權結構方面,外國投資人和投資信託加總比重,與日本的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持股加總比重約莫相當 (約40%),讓公司治理變得更加透明,有助於提高外部投資人參與意願。近期減少加速交叉持股的佳例,例如豐田汽車出售價值約2500億日圓KKDI電信公司約20%的股份,走出資本市場的價值新局,更為股東行動主義增添柴火。隨著日本官方持續進行治理改革,價值型企業開始改

變公司治理模式,重視股東行動主義,追求股東報酬利益,強化自身體質,包括公司治理、ESG與企業營運策略等,以符合主管機關與投資人期待,方能鏈結資本市場與企業成長發展,創造正向的綜效,支撐日本股市長期表現機會。


考量日本經濟成長穩健,以及日本人口老化、勞動力嚴重短缺,薪資可望持續增長,通膨持續且穩定地維持在 2%(即日銀所設定的通膨目標),野村資產管理日本策略價值協管基金經理河野光成(Mitsunari Kawano)預估,日銀可能在明(2024)年 1-3 月調整貨幣政策,廢除殖利率曲線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 YCC)和結束負利率(即啟動升息循環),上述做法都是可能的政策調整選項。雖然在大家的認知裡,股票市場在升息周期往往會面臨回檔修正,不過野村投資團隊相對正面看待日銀政策調整對日股的影響,因為目前日本仍處在負利率環境,結束負利率、貨幣政策轉向正常化,代表著日本有信心正式擺脫長期通縮環境,對日本經濟與股市反而是項利多。河野光成(Mitsunari Kawano)進一步表示,日圓將持續表現弱勢,由於日銀貨幣政策調整相對緩慢,目前美國的基準利率已來到 5.25%~5.50%的區間,且不排除繼續升息的可能性,美日利差再度擴大,日圓將持續面臨貶值壓力,有利日本企業獲利長期成長,增速大幅超越美國及歐洲。歷史數據顯示,日圓貶值趨勢往往帶動日股走強。



展望2024年,張繼文表示,日本半導體產業庫存去化接近底部,日本企業整體獲利強勁,勞動供需及工資的變化有利國內經濟成長,政策推動及企業獲利率提升將是中長期利多因素。整體而言,日本利多題材不減,日股投資魅力值得期待,逢市場修正都是很好的長期買點。日本野村資產管理投資團隊專注尋找股價低於內在價值的個股,並同時考量未來上漲的成長潛力,尋找價值長期低估企業,突破市值與產業框架,由下而上嚴選優質企業,基金擅長掌握潛力優質個股,精準掌握日股趨勢,追求長期資本成長機會,找出具有長期股價成長動能的企業,並利用其股價被低估時進行投資,無論短期、中期、長期績效都能勝出同類型基金的主因。建議投資人視己身風承受度,回檔時可逢低單筆加碼,或定期定額布局中長期持有,投資主動型日本基金可創造更多超額報酬,此外,在投資日股建議最好選擇基金操盤人為在地日本專業經理團隊,因為日本「經濟復甦是全面性的」,加上日本市場的封閉,投資需要在地化分析,才能精準把握具爆發性、有轉機、新創題材的企業,迎接日股榮景,為投資人帶來更多加乘效果。(以上所提個股僅為舉例說明,非為個股推薦。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

PS.文章內基金不代表本網站推薦之基金,此文僅提供投資人自行做投資判斷

1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