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

股票基金

什麼是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英文就是equity funds,顧名思義就是基金只投資股票,就是一個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 股票基金與股票有何不同?股票基金,對於資金有限的投資人,是一個相對簡單投資方式,不必花大錢買單一股票,一次要買一千股。 儘管股票投資,雖然現在也可以買零股,但股票型基金因為基金公司將30-數百檔股票組合成一檔基金,投資人可以依自己的財務能力,選擇要投資新台幣一千、兩千或三千元,定期定額啟動投資。 財力雄厚者可以單筆就買個數萬、百萬或千萬,基金公司最愛、歡迎投資,基金投資基本上沒有申購金額限制。 例外是基金公司擔心過大資金影響基金經理人操作,會有暫停關閉soft closing,以現在科技熱銷,百達-機器人基金,一度基金規模逾百億美元,是最大機器人基金,在機器人議題夯時,就一度soft closing。

3.

股票基金買配息的好?還是做價差、追求資本利得? 台灣人愛配息,股票基金近年來也流行發行配息基金或配息級別。 股票基金,當然可以專門投資所謂「高股息」基金,這類基金專門投資會配發股息或高股息的上市公司,為投資人追求收益。 惟投資人也會發現,配息不差的股票基金,不少投資在偏成長型股票、科技股票,得以 配發較高收益的關鍵,就在基金配息有可能來自資本利得。 投資總報酬可能來自股息、股票資本利得(股票買賣價差),股票投資可能賺價差、也可能賠債差,最穩的就是股息,投資也有可能出現賺股息、賠了價差。 近年來科技股和台股風生水起,股價不斷攀高,不少股票基金配息,除股息之外,不少就來自基金投資股票的價差。 但市場不是天天過年,一旦碰上市場翻轉,價差賺不到,就只剩下股息。 配息股票基金,對每月有現金流量需求者,例如靠領息過日子的退休族或財富萬貫的人,有其必要性。 選擇配息股票基金投資人,也要留意和瞭解,一旦資本利損大於股息時,配息金額恐不若市場是牛市時可以配發的息收。

2.

股票基金,買傳統的主動式基金好?還是ETF股票基金呢? ETF在英文就是Exchange Traded Fund,原文的意思就是交易所掛牌的基金,台灣則以「指數股票型基金」稱呼,惟ETF不只有股票基金,也有債券型,加上金管會即將開放主動式ETF,也就是ETF不再是緊釘大盤指數。 在ETF大流行之下,傳統股票基金,就是沒有在公開市場掛牌的基金,或許可稱為non-ETF,到底那一種基金更合適你? 這是個大哉問,傳統股票基金因為沒有掛牌,買賣這類型基金,不管你是透過那種管道,最終都是基金公司負責接受投資人買單和賣單,當資金大量流入,基金經理人必須因應基金流入再去市場買合宜股票。當投資人大量贖回時,基金公司必須處理股票因應投資人贖回。一來一往,股票賣出到拿到資金,基金公司資金調度要較多的時間,傳統基金贖回賣回款項通常要一周時間。 至於ETF,既然是交易所掛牌的基金,就跟股票一樣,有個次級市場在交易,也就是你可以從市場投資人買到你要的基金,這個基金價格可能有高估(溢價,相對於基金淨值),也可能會折價(相對基金淨值),由於是在次級市場買賣,加上股票市場交易天期,目前兩天就可以收到賣出股票(基金)款項,相對傳統基金(不掛牌基金)時間較短。 買ETF,或是不掛牌基金,那種好?沒有一定答案,投資人可以看自己投資成本和資金方便性和合適性,決定自己要的投資方式。 值得注意,不掛牌股票基金,尤其是台股基金,在台灣因為基金市場競爭激烈和基金公司盡職,不少傳統不掛牌台股股票基金,長期基金績效,都相當亮眼,儘管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但有「經理人管理」和「不掛牌(non-ETF)的台股基金值得留意,若是你認同基金公司和經理人的投資理念,這類不掛牌的股票基金,可以納入投資組合。

bottom of page